找回密码
 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水易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发改委: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发布(含正文)

发布者: waterok | 发布时间: 2013-1-29 10:23| 查看数: 6367| 评论数: 4|帖子模式

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发布
2013/01/28

---------------------------------------------------------------------------------------------------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保障矿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13]118号,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要求以提高矿井水利用率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有效利用的方针,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处理成本,促进矿井水净化处理工程建设,推动矿井水利用产业化发展。

  《规划》提出,到2015年,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矿井水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宏观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矿井水利用产业化;全国煤矿矿井水排放量达71亿立方米,利用量54亿立方米,利用率提高到75%,新增矿井水利用量18亿立方米,加上非煤矿山新增矿井水利用量约5亿立方米,全国新增矿井水利用量约23亿立方米。

  《规划》确定了重点产煤矿区、大涌水量矿区和严重缺水矿区等重点矿区的矿井水利用工作;针对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矿井水资源及利用基础和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矿井水利用发展方向和重点。

  《规划》制定了5条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规划;二是依靠技术进步,提升装备水平;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五是动员各方力量,搞好协作配合。


http://www.ndrc.gov.cn/gzdt/t20130128_524043.htm

最新评论

waterok 发表于 2013-1-29 10:24

背景信息

《“十二五”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课题通过评议


《“十二五”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课题通过评议  
字号:[ 大 中 小 ] 发布时间:2011-11-23 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资司委托,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承担的《“十二五”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于2011年11月初完成。11月22日由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杨尚宝处长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该项课题评议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广德担任评议主任,会议邀请了中国煤炭综合利用公司、杭州环保研究院、北京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五位同志担任评议专家。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吕英、副理事长张绍强以及课题组有关同志参加了课题鉴定评议会。专家们在听取课题组汇报和讨论咨询的基础上,一致认为:
    1.《规划》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矿井水利用提出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重点工作,并提出了保障措施,对我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规划》内容全面,数据详实,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规划》根据不同矿区特点和矿井水条件,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提出了重点示范工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专家组建议,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可尽快报有关部门批准颁布实施。

  

http://www.coalchina.org.cn/page/info.jsp?id=70082
waterok 发表于 2013-1-29 10:29

延伸阅读:正文: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

本文为转帖,未确认是否与发改委文的相关性。


“十二五”矿井水利用发展规划


一、我国矿井水排放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矿井水排放现状     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煤炭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占国内一次能源资源总量94%。2010年产煤32.4亿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78%,占消费总量的70.2%。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目前,国家十分重视新能源开发、低碳经济的发展,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将逐步降低,为确保我国能源供求,预计20-30年内煤炭生产总量还要增加。“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煤炭产量将增加到37.5亿吨,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煤炭是赋存在地下沉积岩类的矿产资源,含煤层、含水层、隔水层共生在一起,为确保煤矿井下生产安全,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必然要排放大量的矿井涌水。2010年全国煤矿年排放矿井水约61亿m3。矿井涌水量大小与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构造、煤层形成年代、开采深度、开采方法等因素有关。气候湿润,地下水资源丰富的东南部地区,矿井水排放量就大,有的煤矿,吨煤排水量高达80 m3/t以上;气候干燥、少雨、蒸发量大的中西部、北部地区,矿井水排放量就小,如山西大同吨煤排水量平均只有0.24m3/t。(详见附表1)
(二)矿井水的资源情况和特点我国煤炭资源一般埋葬较深,以地下井工开采为主,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必然要排放大量的地下涌水,即矿井水。矿井水的主要来源:一是地下水,主要来自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水、砂岩裂痕水、第四季冲积层水、老窑水等,各煤矿煤层所处的地质构造不同,排水量大小差别很大;二是煤矿生产废水,采矿过程中,地面要输入生产用水用于液压支柱、机电设备、挖煤过程中防尘降尘洒水等产生的极少量的废水;三是地表裂痕渗入的地表水。
1、煤矿矿井水水质特点。
煤矿矿井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一般占到矿井排水量95%左右,矿井水的水质与当地地下水水质基本相同,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在流经采煤工作面时会携带大量的煤粉、岩粉等悬浮物杂质,使矿井水颜色多呈灰黑色,有的煤矿煤层与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共生在一起,地下水与岩石发生氧化作用,使矿井水呈高矿化度或酸性。从大量的矿井水水质资料分析看,矿井水中的汞、铁、铝、铬、砷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含量极少,大部分矿井水呈中性,不含有毒、有害离子,一般污染较小,处理工艺较简单,经净化处理后,能达到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标准。
2、煤矿矿井水的类型。                 
我国煤矿矿井水水质按所含污染物成分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洁净矿井水
洁净矿井水是指未被污染的干净地下水。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有的含有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开发为矿泉水,如北京“九龙山”牌矿泉水、“徐州”矿泉水等,均是煤矿地下水加工的。这类矿井水在排放过程中要实行“清污分流”或“分质分流”,用专用管道排到地面上即可利用,必要时可作消毒处理。
(2)含悬浮物矿井水
水质呈中性,无有毒、有害元素,矿化度小于1000mg/L,金属离子很少,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少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菌群等。经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即可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3)高矿化度矿井水
水中含有SO42-、C1-、Ca2+、K+、Na+、HCO3-等离子,这些离子总量大于1000mg/L,个别达到4000mg/L左右,水质多数呈中性或偏碱性,带苦涩味,俗称苦咸水。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高矿化度矿井水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矿区、西部高原、黄淮海平原及华东沿海地区。煤矿矿井水矿化度高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主要是:被采煤层中含有大量碳酸盐矿物及硫酸盐类矿物,使矿井水中SO42-、C1-、Ca2+、Mg2+等盐类离子增加;地区干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地下水补给不足,促使矿井水中盐分浓缩;矿区处于沿海地带,受海水侵入的影响。处理高矿化度矿井水主要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
(4)酸性矿井水
水质pH值小于5.5,当开采含硫高的煤层时,硫化物受到氧化与生化作用产生硫酸,而使水呈酸性,酸性水易溶解煤及围岩中的金属元素,故Fe、Mn等重金属元素以及无机盐类增加,使矿化度、硬度升高。酸性矿井水在井下易腐蚀矿井设备与排水管道,排入地面水系,使地表水酸化,鱼类死亡;用于灌溉,则易使土壤板结,植物枯萎。酸性矿井水通常采用中和化学法处理,即投加碱性药剂或以石灰石、白云石为滤料进行过滤中和。近年来推广应用反渗透技术、连续膜技术,效果更好。
(5)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
这类矿井水主要指含氟矿井水、含微量有毒有害元素矿井水、含放射性元素矿井水或含油类矿井水。含氟矿井水来自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区域或附近有含氟火成岩矿层,我国北方一些煤矿矿井水含氟超过1mg/L;含铁、锰矿井水,一般是在地下水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多呈Fe2+、Mn2+的低价状况,Cu2+、Zn2+、Pb2+浓度基本符合排放标准,但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含放射性和含油矿井水在极少数煤矿存在。
含特殊污染物的矿井水的煤矿很少,但必须认真对待,经化验分析,确实超标,必须净化处理,确保用水安全。对这类矿井水的处理,首先去除悬浮物,然后按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方法处理。含氟矿井水可用活性氧化铝吸附去除,也可用电渗析法除盐、除氟;含铁、锰矿井水通常采用曝气充氧、锰砂过滤法去除;含重金属和含放射性元素的矿井水,可采用沉淀、吸附、离子交换和膜技术等方法处理;含油矿井水可采用重力分离、上浮、混凝过滤等方法处理。
(三)“十一五”期间矿井水利用情况1、矿井水利用工作取得较快发展
矿井水的合理利用,是缓解矿区缺水的必然选择,是防止矿区污染的主要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分重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工作,把矿井水利用工作列为水资源节约的重点工程和措施之一,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实现重点工业节水31亿m3,新增矿井水利用量26亿m3任务,极大地推动了“十一五”期间矿井水利用的快速发展,2005年煤矿矿井水排放量约46.3亿m3,利用量为16.3亿m3,利用率为35%,到2010年我国煤产量达到32.4亿t,煤矿矿井水排放量达到61亿m3,利用量达到36亿m3。利用率达到59%,2010年矿井水利用量比2005年新增加21.7亿m3,加上非煤矿山矿井水利用量约增加6亿m3,到“十一五”末全国矿井水利用量约增加27.7亿m3,超额完成新增矿井水利用量26亿m3的目标,有效缓解了部分矿区的缺水问题,促进了矿区的经济发展。
2、矿井水利用量大面广,成为矿区解决水资源紧张的必要补充。
根据调查,目前矿井水利用的主要方向:一是工业生产用水,用于煤炭生产、煤炭洗选加工、焦化厂、电厂、煤化工等用水、这是矿井水利用的重点,约占矿井水利用量的70%;二是环境绿化、农业用水。矿区绿化降尘,农田灌溉,矿区工业园区建设用水等。约占矿井水利用量的15%;三是生活饮用水:缺水矿区,矿井水经深度处理后,达到生活用水标准,供矿区居民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约占矿井水利用10%左右;四是有的矿井水,富含有对人体保健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加工成矿泉水等水产品,创出名牌。北京“九龙山”牌矿泉水,就是利用北京矿务局矿井水开发的牌品产品。目前已开发利用矿井水热源,实现煤矿企业供暖、供冷、供热和生活用热水。如:新汶协庄矿、开滦赵各庄矿、峰峰梧桐庄矿等,实现身居煤矿、不烧煤炭,是低炭经济、节能、环保的最佳选择。
3、矿井水利用工程建设进度快,效果好。
“十一五”期间,在矿井水利用规划的指导和推动下,煤矿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和需求,认真按照利用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快矿井水利用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共完成矿井水利用重点工程426项,总投资约78亿元,新增年利用能力21.8亿m3,其中年处理利用能力100万m3以上项目243项,年利用矿井水约13.8亿m3。据对78家大型煤矿企业调查,新建矿井水利用项目215项,新增处理利用量98585万m3,总投355008万元,其中贷款只有25494万元,只占总投资的7.28%。企业领导十分重视矿井水利用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投入,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从上述情况看,“十一五”期间矿井水利用工程规模显著加大,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向大型化、系统化、自控信息化发展。
(四)我国矿井水利用技术现状煤矿矿井水以悬浮物为主,多呈中性,根据不同水质要求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工艺和措施,达到不同的用水标准。
目前矿井水处理利用技术基本成熟,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现将主要工艺方法简述如下:
1、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是处理含悬浮物废水最有效的方法。它利用化学絮凝剂的特性,按需要投加到被处理的废水中,使难以沉淀的胶体或乳化状污染物质互相聚合,形成较大颗粒而除去。常用的絮凝剂有硫酸铝、明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硫酸铁、聚铁、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等,使用时应结合水质特性进行选择。
2、中和法
中和法是处理酸碱矿井废水最常用的传统方法。它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处理酸性或碱性废水。处理酸性水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苛性钠、碳酸钠等;处理碱性水是加酸或用含酸性物质中和。煤矿酸性矿井水常采用中和法处理。
中和法处理法有三种工艺:直接投加石灰法、石灰石中和滚筒法、升流式变滤速膨胀滤池法。
3、电渗析法
电渗析是目前处理含盐废水较有效的处理方法。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水中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水中的离子定向迁移,即淡水室的阴离子向阳极迁移,透过阳膜进入浓水室,淡水室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透过阴膜进入浓水室,但浓水室的阴、阳离子不能透过阴、阳膜而仍留在浓水室中,从而使含盐水达到淡化。
电渗析的工艺流程可分为直流式、循环式和部分循环式三种,可根据需要选用。近年来电渗析淡化技术发展很快,为解决缺水矿区生活用水难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4、反渗透法
反渗透法是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不仅能去除无机盐,而且能有效地除去有机物、微粒、胶体、三氧化硅和细菌。能淡化海水、苦咸水,并可制备高纯水。
反渗透法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用半透膜使水溶液中的水和溶质分离,分离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发生相变,所以能量消耗低,不产生热污染,适应性强,规模可大可小,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小,能耗低,易于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脱盐率的新的反渗透膜有醋酸纤维素膜、芳香聚酰胺膜、聚苯并咪唑酮膜等,选用时既要考虑各种膜的特性,也要满足其去除率。
目前国内外成套的反渗透设备有管式、条束式、螺卷式和空纤维式等。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矿井水利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利用率低,发展不平衡
    矿井水利用具有双重意义,矿井水充分利用,是宝贵的非常规水资源,是矿区缺水的重要补充。不利用就是矿区水污染源,污染矿区水源和生态环境。目前没有把矿井水作为宝贵的水资源来开发利用,没有把矿井水作为优化矿区水环境和结构的第二水源纳入用水计划和管理,企业仅把矿井水利用作为解决缺水的临时措施,没有责任感,整体利用率较低,煤矿平均利用率59%,非煤矿山估计平均为30%左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发展不平衡,规模较小,缺水地区和矿业矿井水利用发展很快,利用率就高,像山西、山西、宁夏、山东、河北等省大煤炭企业,利用率达到80%至90%以上,而水资源丰富的湖南、四川、重庆、广西等煤炭企业利用率低,有的只有30%左右。(详见附表1.2)
    2、矿井水利用政策法规不健全
   “十一五”期间矿井水净化利用发展较快,相比下,具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不配套,缺乏有效地激励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支持,大部分矿井水净化厂不是独立核算单位,形不成产业,缺乏统一有效地协调和监管,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和促进矿井水利用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3、矿井水利用基础管理工作缺失
矿井水利用工作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至今没有统一管理办法,没有规范的统计制度和办法,基础数据缺失,缺少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指标标准,无法宏观管理和调控。
4、矿井水利用缺乏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
目前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尚未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统一管理,至今未有可遵循的优惠政策法规,企业完全靠市场运作来推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矿井水利用产业的发展。如矿井水利用要交水资源费,若直接排放,却不收费;有的地方要收排污费,又要收水处理费。使得企业利用矿井水成本过高,影响企业利用矿井水的积极性。
5、资金投入不足,信息交流和监督管理缺失
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是采矿企业的责任,应以企业为主体。大矿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节约水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重要内容。特别是社会公益性用水项目投资大,国家必须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才能促进矿井水利用产业的发展。
矿井水利用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量大面广,管理基础工作缺失,没有一个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掌握情况、沟通信息、组织研究发展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影响矿井水利用的健康发展。  

   二、矿井水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矿井水利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中国家,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和国家把发展水利,强化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作为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确保水安全。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支撑,特别是煤炭资源主产区的华北和西北部缺水地区,需求更加迫切。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十二五”时期矿井水利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水资源不足,是影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矿井水利用是水资源不足的有效补充和替代,是缓解矿区缺水问题的最佳选择。合理利用矿井水资源是解决矿区水资源短缺的最现实、最紧迫、最有效的措施。正在建设的全国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除云贵基地、两准基地、蒙东(东北)基地水资源相对丰富外,其余的十一个基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严重缺水。尤其是晋陕蒙宁新等地区水资源最为匮乏,2010年煤炭产量约19.45亿t,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0%,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总量的20%,水资源缺乏是矿区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煤炭基地已把矿井水作为重要的补充水源开发利用,有效地促进了矿区经济的和谐发展。
2、矿井水利用是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防止水污染的重要途径。矿井水是煤炭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地下废水。煤矿矿井水含有大量的煤粉、岩粉等悬浮物。有的矿井水具有高矿化度、高酸性等特点。因此,矿井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矿区水源和生态环境,使土地板结或盐碱化,过去老煤矿周边土地、小河都变成灰黑色,影响生态环境景观,做好矿井水净化利用工作,变废水为资源,化害为利,是防止矿井水污染矿区水源和环境的必然之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3、开发利用矿井水资源是优化矿区水资源结构的最佳方案。我国煤矿水资源结构单一,大多过度依赖地表水和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生态环境恶化;矿井水利用作为矿区第二水源,在优化矿区水资源结构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矿山是资源开采产业,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矿井水,从源头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是矿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趋势,也是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最大市场。
(二)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有利条件1、矿井水资源丰富,分布广,水源较稳定。2010年我国煤矿矿井水排放量为61亿m3,加上非煤矿山排放矿井水,矿井水排放量约72亿m3,分布在全国各地,可以就地利用。
2、煤矿矿井水大部分污染小,处理利用技术简单,成本较低。矿井水大部分是地下水,污染物以岩粉、煤粉等是悬浮物为主,处理利用工艺技术较简单、特别是工业用水。
3、矿井水特别是煤矿矿井水大部分是缺水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水资源不足有效补充。
4、有较成熟的处理利用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能满足目前矿井水利用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幅度提高矿井水利用率为目标,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开发、统筹兼顾、高效利用的方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政策措施,搞好示范工程,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动矿井水利用产业化发展,缓解矿区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矿区节水型社会的发展。
   (二)遵循原则从我国矿井水资源条件、水质特点和发展现状出发,矿井水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矿井水利用要纳入矿区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逐步实施,把提高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率作为解决矿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的原则。切实加强重要采矿区、重大涌水矿区、重点缺水矿区和国家重点建设的矿业基地的矿井水利用工作,确保矿井水利用规划目标的实现。在饮用水紧缺的矿区优先考虑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解决矿区居民生活用水问题,确保用水安全。
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导向的原则,矿井水利用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调控作用,改善矿井水利用的政策约束和监管机制体制,政策和市场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把矿井水利用与企业生产、生活用水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矿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节约水资源。在政策的引导下,使企业逐步成为矿井水利用的主体,推动企业矿井水利用产业化发展。
坚持技术创新的原则。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为矿井水利用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矿井水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宏观管理和政策技术体系,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机制。到2015年全国煤炭规划产量37.5亿吨,全国煤矿矿井水排放量达69亿m3利用量达到52亿m3,利用率达75%。新增矿井水利用量16亿m3。加上非煤矿山新增矿井水利用量约7亿m3,全国新增矿井水利用量约23亿m3

四、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
(一)发展重点
1、重点矿区,特别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矿井水利用。我国煤炭集中在中西部和北部,占全国储量和产量80%以上。规划建设的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是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产煤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0%以上。这十四个煤炭基地中,除云贵、两淮和蒙东(东北)基地外,其余十一个基地都是缺水甚至严重缺水地区。尤其是晋陕蒙宁新地区,水资源最为匮乏,而煤炭资源却最为集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宝贵的矿井水资源,把矿井水利用视为矿区重要水资源纳入规划,统筹安排,切实做好利用工作。
2、大涌水量矿区的矿井水利用。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开采深度及开采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各矿区矿井水排放量差别较大,吨煤矿井水排放量大的重要矿区有开滦矿区、峰峰矿区、双鸭山矿区、抚顺矿区、新汶矿区、焦作矿区、肥城矿区、萍乡矿区、白沙矿区、重庆矿区等,这些大涌水量矿区的矿井水净化利用应纳入地方用水规划,统筹安排,除满足矿区生产和生活生态自用外,其余部分可以向周边的城镇居民及工业企业供水。
3、严重缺水矿区的矿井水利用。我国西北、华北、华东一些矿区缺水严重,生产、生活用水非常紧张,东北、中南、西南一些矿区也因为水质问题,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对这些矿区,矿井水处理利用的重点是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以缓解目前生活用水困难的状况,提高矿区居民生活质量。
4、重点示范工程
实现“十二五”矿井水利用规划目标,扎实抓住矿井水利用项目建设是关键。在全国各采矿行业,各省市、重点矿区和企业实施100项矿井水利用重点示范工程。带动全国矿井水利用产业的发展。
重点工程的条件:
(1)、水源丰富,项目规模一般为年利用量在200万m3/年以上(必须全部是矿井水)。
(2)、技术装备、流程先进适用。
(3)、在行业、区县具有一定影响力,起示范作用。
重点工程的主要范围:
(1)、工业用水。解决矿区矿物开采,洗选加工、矿区附近电力、化工、冶金等主耗水企业用水,是矿井水利用的重点,占新增矿井水利用量70%。
(2)、城镇居民饮用水。特别是缺水矿区,与地方协调和联合建设一批公益性、社会性矿井水生活用水工程,纳入矿区和市镇供水系统,缓解居民生活用水紧缺。或建设一批次生活用水工程、节约和替代自来水,增加生活用水。
(3)、对农林工业园用水重点工程,纳入地区用水。
(4)、技术工艺创新型矿井水示范工程。优化矿井处理技术工艺和路线,提高自动控制,自动检测水平,简化处理程序,提高水质,节约能源,减少占地,降低成本。
建设15个矿井水全部地下净化利用示范工程,除满足井下生产用水外,输送到地面直接使用。
试验示范智能全向流模块式矿井水处理技术工艺,简化工艺流程,适应不同水质,处理量可大可小,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检测,提升技术水平,也为其他污水处理创出新路。
(二)区域布局由于各地区矿井水资源情况及利用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对采取区域统筹规划和重点建设的方针,不同矿区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矿井水利用发展方向和利用重点,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水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节约水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地区, 2010年煤炭产量为14.87亿吨,矿井水排放量13.38亿m3,利用量约10.99亿m3,矿井水利用率为82%。华北地区大部分矿区缺水乃至严重缺水,生产、生活用水供应严重不足,为缓解用水紧张,各矿区都积极开展矿井水利用,成效显著。该区域矿井水水质较差,大部分为苦咸水,处理成本较高。到2015年,该规划煤炭产量为17.89亿吨,煤炭产量增加3.02亿吨,矿井水排放量约18.79亿m3,利用量16.93亿m3,新增利用量约5.94亿m3,利用率达到90%,提高约8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2010年煤炭产量为1.96亿吨,矿井水排放量约4.55亿m3,利用量约3.20亿m3,矿井水利用率为70%。东北地区煤矿矿井水水质较好,绝大部分为悬浮物型矿井水,经过常规处理可作为生产、生活用水,煤炭企业大力开展矿井水净化利用工程,送入市政管网供居民使用,取得了较好收益。到2015年,规划煤炭产量为1.91亿m3,煤炭产量减少500万吨,矿井水排放量约4.47亿m3,利用量3.59亿m3,新增矿井水利用量约0.39亿m3,矿井水利用率达到80%,提高约10个百分点。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福建等省区,是我国重点产煤区之一,2010年煤炭产量3.50亿吨,矿井水排放量为5.52亿m3,利用量约4.09亿m3,利用率为74%。山东的龙口、新汶,江苏的大屯、徐州,安徽的淮北等矿区的矿井水为苦咸水,其余大部分矿井水主要为悬浮物型矿井水。到2015年,规划煤炭产量为3.52亿m3,煤炭产量增加200万吨,矿井水排放量约5.60亿m3,利用量4.78亿m3,新增利用量约0.69亿m3,利用率达到85%,提高约11个百分点。
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其中河南、湖南是该地区的重要产煤省份,2010年煤炭产量为2.77亿吨,矿井水排放量约14.34亿m3,利用量约7.34亿m3,矿井水利用率为51%。中南地区由于地质等原因,吨煤涌水量大,全国大涌水矿区基本分布在该地区,但区域内各省矿井水发展很不平衡,以两个产煤大省为例,河南省2010年利用率达到73%,而湖南省由于地方乡镇煤矿较多,矿井水利用率仅为32%。到2015年,规划煤炭产量为2.85亿m3,煤炭产量增加800万吨,矿井水排放量约15.37亿m3,利用量10.03亿m3,新增利用量约2.70亿m3,矿井水利用率达到65%,提高约14个百分点。
西南地区。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区,2010年煤炭产量为3.65亿吨,矿井水排放量约18.94亿m3,利用量约7.80亿m3,矿井水利用率为41%。西南地区因地质、气候等条件,涌水量较大,绝大部分为悬浮物型矿井水,经过常规处理可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到2015年,规划煤炭产量为3.88亿m3,煤炭产量增加2300万吨,矿井水排放量约19.05亿m3,利用量12.39亿m3,新增矿井水利用量约4.59亿m3,矿井水利用率达到65%,提高约24个百分点。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区,是我国主要产煤地区之一。2010年该地区煤炭产量为5.65亿吨,矿井水排放量约4.29亿m3,利用量约2.60亿m3,矿井水利用率为61%。西北地区大部分矿区涌水较少,只有部分矿区因距河套较近涌水较多,该区域严重缺水,生产生活困难,急需提高矿井水利用率,且矿井水多属苦咸水,因此工作重点主要是进行苦咸水淡化,以缓解矿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紧张局面。到到2015年,该地区规划煤炭产量为7.45亿m3,煤炭产量增加1.8亿吨,矿井水排放量约5.80亿m3,利用量4.36亿m3,新增利用量约1.76亿m3,矿井水利用率达到75%,提高约14个百分点。(见表2)

五、投资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
(一)投资需求分析与资金筹措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做好项目建设是保证。根据各地报来的矿井水利用项目,“十二五”期间拟建项目448项,总投资1037961万元,建成后年处理利用矿井水能力为22.49亿m3。在资金筹措方面,主要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采取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地方配套、国家补助等多种方式,多层次的矿井水利用投入保障体系。一般性项目,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主要向市场融资;作为向当地居民生活供水等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各地政府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在强化地方和企业的投资责任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方式。
根据上述投融资原则,为加快矿井水综合利用的发展,提高矿井水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形成可靠的矿井水利用能力,国家将对本规划中的重点示范工程、重要产矿区、严重缺水矿区、大涌水矿区等重点项目予以适当补助。
(二)环境影响评价1、从总体上讲,本规划实施后,通过矿井水资源化利用,一方面可以替代置换出大量宝贵的地表及地下水资源,从而促进水资源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保护地表及地下水资源,改善缺水地区的水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矿区内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严重等问题。同时矿井水净化利用,避免直接排放,减少对水源和周边环境污染等。总之,矿井水利用有利于矿区水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本规划要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本规划中所有矿井水利用工程项目,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符合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3、在实施本规划及其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防范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影响问题,一是从源头抓起,采取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采用节能、节地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特别是矿井水处理项目,应采用高效的能量回收装置,以节约能源,减少电耗;二是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模式,构筑矿井水利用产业链,变废为宝,减少污染;三是坚持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并重的方针,拓展矿井水利用途径,加强对矿井水水质、水量的监测。
六、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做好规划
矿井水利用是煤矿企业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区水源重要补充,应充分认识做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对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把矿井水利用工作纳入矿区总体发展战略,在国家规划的指导下,各地方、相关行业和采矿企业要认真做好矿井水利用“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做好年度安排,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安排、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重点,搞好项目示范
在“十一五”矿井水利用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在重点省、重点采矿行业和重点矿区,选择一些领导重视,矿井水资源丰富的矿区和企业建设一批技术上水平、产量上规模,对工业、居民和农林业用水有影响的矿井水利用100项重点示范工程,给予重点扶持,在示范的基础上总结提高,形成具有各类矿井水利用特点的发展模式。各省、各重点企业,要根据矿井水资源情况,按规划的要求和安排,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和规章制度,形成矿井水资源化利用产业,以带动和促进矿井水利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政策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矿井水利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体系,将矿井水利用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从法律上确立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是矿区重要水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要加强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利用工作的发展。组织制定相关矿井水利用管理办法或条例、项目管理监督奖惩办法、技术标准,规范矿井水利用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要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建立矿井水利用生产项目管理办法,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使矿井水利用工作规范有序的快速发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工作以企业为主体,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贷款支持,列入节水项目重点内容,统一安排,优先立项。为鼓励促进矿井水利用工作发展,建立矿井水处理利用专项基金,作为矿井水处理利用补偿奖励资金,专门用于矿井水利用工作,奖励矿井水利用搞得好的企业,促进矿井水利用发展;积极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各界和企业投资矿井水利用工程,促进矿井水利用产业发展。
(五)依靠技术进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技术进步是矿井水利用工作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根据不同的规模和水质,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的工艺和技术路线,切实加强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的步伐,推动矿井水利用产业的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利用工艺技术与装备研发攻关。重点研发和示范推广集成膜过程深度处理技术设备;矿井水井下处理技术工艺;智能全向流模块式净化技术装备;稀土永磁分离净化技术等,优化处理工艺,提高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现代化能力,减少占地,节约药剂和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六)、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作配合
   矿井水利用是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部门,需要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国家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和协调,各地区、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矿井水利用工作的领导,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做到层层负责任,逐级抓落实。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组织广泛的节水方针政策宣传和技术经验交流,及时总结和推广矿井水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矿井水利用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拟建立矿井水技术交流服务平台,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协助项目管理和检查,技术指导和培训、及时了解反映存在的问题,建立信息库,加强信息收集和交流,为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服务,推动矿井水利用工作快速发展。
waterok 发表于 2013-1-29 10:55
延伸阅读
发改委《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http://www.waterok.com/bbs/thread-48380-1-1.html

发改委 十一五关于矿井水处理的规划  http://www.waterok.com/bbs/thread-48381-1-1.html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易网[水处理技术论坛] ( 京ICP备05078561号 )

GMT+8, 2024-11-23 15:55 , Processed in 0.0578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