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水易网 门户 查看主题

[ZT]PM2.5监测莫重蹈“标准”之误

发布者: waterok | 发布时间: 2012-2-6 09:26| 查看数: 3823|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英国一份文章指出,按照世卫组织的标准PM2.5超过10微克/立方米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中国的平均浓度在30微克以上,山东和河南的浓度值尤其高。有国内专家表示:监测体系、方法不同,难以做出评价。(2月5日《海峡都市报》)
' G+ @+ T; d+ r( x* g* u  以监测体系、监测方法不同来回应国外的研究报告,很难服众。方法不同可能导致误差,只能说明方法本身有优有劣,监测结果仍然可比较。
! @5 N6 @' s7 T9 l7 E  事实上,从北京已经公开的数据来看,2月2日均值23微克/立方米(最低值3微克/立方米,最高值72微克/立方米),与该研究报告中图表显示的北京PM2.5浓度值在30.01到40.00之间的结果,并没有太大反差。
2 h, |0 u; q) V  `2 S/ G  既如此,为何此研究报告与国内各地公布PM2.5数值引发的反响不一样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标准不同。研究报告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PM2.5超过10微克/立方米即为污染,因此得出了国内绝大部分地区PM2.5超标的结论;而我国正在修订中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日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很显然,二者相差数倍。 9 X/ [) H5 D* T7 `
  所以,对中国多地PM2.5超标结论的争议,说到底应该归结为对PM2.5标准的争议。到底哪个更科学,无疑应该成为首先解决的困惑。标准落后带来的伤害,食品安全领域已经被多次曝光。在因为标准落后带给民众健康伤害的同时,也透支着民众对国内整个食品安全的信心。刚刚起步的PM2.5监测,千万别再重蹈标准落后的覆辙走入误区。 - V% s' g3 o: N, I( S' i
  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理应和数据的监测与公开受到同等重视。(刘楚汉)8 `0 ]9 ^4 Z' ~; E. Z

# J3 _* G3 P: M" \& S# u# E- D8 _: l8 _* t7 M# z
该贴已经同步到 waterok的微博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易网[水处理技术论坛] ( 京ICP备05078561号 )

GMT+8, 2025-4-3 12:08 , Processed in 0.0455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