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一企业排污42万人受影响1 Q; U9 t* A0 x* v
# A9 E7 Z" Z, K& b: a, K
农田抛荒,癌症高发……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面对群众质疑,排污企业仍依据20年前一次调查结论的标准赔偿,摊到受害群众手上,人均不足一元。
/ |4 k) \5 u ?; x+ ^ 作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德兴市为何成了“污染重地”?“排污大户”为何将责任推给“历史”?有关方面为何监管缺位甚至坐视不理?围绕一系列问题,记者实地追踪调查。3 @7 |, l0 _' S4 ^8 w
当地喝水就等于喝慢性毒药( s( X( \9 M) Z% b7 g- k
乐安河是鄱阳湖的重要支流,历史上被德兴、乐平两市百姓称为“母亲河”。然而,随着上市公司江西铜业下属的德兴铜矿等矿山企业不断扩张,下游的乐平市深受污染之害,涉及9个乡镇约42万人。. d7 ?4 r2 q5 ]- `
在紧邻德兴的乐平市名口镇戴村,村民告诉记者,由于乐安河上游多年来污染严重,素有“油料村”之称的戴村已有2800多亩地无法耕种,近20年来全村没有一人通过征兵体检,仅癌症患者就有70多名。! _- q4 p9 \/ }
“如果碰到下大雨或者发洪水,上游的污水一下来,稻田就要减产甚至绝收,连河里的鱼都要死光。”在乐安河畔摆渡为生的戴村71岁农民戴忠太说。
% H8 u* x1 i0 r9 Y9 c | 村民戴金发拿出一份写满4页纸的“戴村癌症名单”说:“村里每年有四五人死于各种癌症,而且还有上升趋势。”2007年查出患有宫颈癌的卜云娥补充说:“每天都要下河洗衣服,以前还要喝河里被污染的水,怎么能不得癌症啊?”
9 E% D$ o7 H& c1 K “我们哪里是在喝水,简直就是喝慢性毒药。”戴村村民邓桂莲说,去年9月,她11岁的儿子在上海一家医院查出“肾小球性血尿”后,医生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那里的水以后绝不能再喝了”。
& j( N7 |# D& k1 h$ a, w 沿乐安河下游采访,记者看到一些地势较低的耕地出现大面积荒芜,沿岸的砾石被染成了焦黄色,泛黄的泡沫在河湾处汇集回旋……5 n2 w0 t2 p# _8 k$ m, d/ _& r, K& y
污染危害得到地方政府确认。乐平市政府在去年10月上报省政府的“请示”报告中称,由于受到乐安河污染影响,部分沿岸村镇的井水仅为地下水Ⅳ类水质标准,不能直接饮用。相关群众肝脏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血检不合格面广。
9 z8 e3 \0 Q3 s2 G5 ], I 不仅乐平市部分群众深受污染之害,德兴市一些群众同样叫苦不迭。今年4月,德兴市香屯镇五星村查出数十名儿童血铅超标。当地村民认为,都是临村而建的江西铜业集团下属企业金德铅业公司“惹的祸”。村民周花秀说,厂里排出的烟尘里有铅,碰到下雨天,染得地面都是黄的。
0 o+ {8 J* D: T8 b! c7 \ 1年人均赔偿不足1元
3 i: g& g$ V8 B( I- m% o7 c1 | 江西铜业等矿山企业对乐安河下游的污染究竟有多重?
/ |% ^. \, h E. Q4 i& u7 _/ P. P 根据乐平市政府的调查报告,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有色矿山企业的生产,乐安河流域每年接纳的“三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000多万吨,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种类有20余种。由此带来一系列损失,如9269亩耕地荒芜绝收,1万余亩耕地严重减产,沿河9个渔村因河鱼锐减失去经济来源,相关人群重金属中毒病症和奇症怪病时有发生。( k% y4 z( _ V; m
然而,与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排污企业仅有的赔偿,依据的竟是20年前的一次调查结果,只有区区18万余元。由于赔偿非常低,一些群众怨气较大,表示“很不理解”。
) i$ ~& k1 ]1 b! \; w1 T* L 对此,乐平市环保局副局长蔡庆福解释说,这一赔偿额度是2001年6月确定的,当时江西省环保部门组织乐平市政府、德兴铜矿等单位达成“乐安河乐平段农田赔偿协议”,依据的是环保部门1991年对乐安河乐平段农田污染调查的结果,由德兴铜矿等矿企每年向乐平市支付赔偿金18万余元。
V# M1 z9 e$ w9 A6 [6 P; m* B% y 但记者采访发现,即便这点赔偿金,受害群众大都反映“从未领到”。对此,蔡庆福解释说:“对于乐平市受污染影响的40多万人来说,18万元赔偿款如果发下去,人均还不到1块钱。”
2 \2 O% R( D3 j- f' `# _ 都是“历史”惹的祸?
( q" F$ J: p* j- |4 |& |* t 沿岸数十万群众深受乐安河污染之苦,但当地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异口同声,将主要责任推到“历史”头上。理由是: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的采矿区产生的,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
) T8 ]( {. g) X$ H 然而在记者追问下,当地环保部门和矿企有关负责人却又说法不一,一些表述自相矛盾,由此暴露出的监管漏洞不容忽视。# {; t$ v+ ]* @2 b, p# c
“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古代遗弃的采矿通道形成的‘老龙废水’。”德兴铜矿环保部主任潘兵说,近几年德兴铜矿的环保投入已超过2亿元,完全实现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不可能出现污水外排现象,乐安河中下游的水质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对于这一说法,乐平市环保局长黄林给予肯定,理由是目前地表水监测正常。
- X6 w' D( B2 Y% O 但面对记者质疑,乐平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唐建军坦言,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大的是土壤,由于缺乏设备,乐平市环保部门从未做过这一检测。他承认,仅靠地表水监测,根本没法测出重金属是否超标。
& o) m9 @0 g( p* L# c5 E0 s" S 德兴市环保部门也承认,要让乐安河水质显著改善,上游矿山企业在环保投入上仍需加大,尤其是环保设施要升级,并确保真正运转使用。“企业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是可以做到的,但所需的投入太大。”德兴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方恒说。
4 m' ?2 s3 |+ t# `# j0 x% Q! z 由于污染问题久拖不决,乐安河沿岸群众虽历经近40年申诉,但仍有部分村庄连基本的饮水问题都未解决。无奈之下,戴村村民自2009年起派代表通过“一切合法途径”,与排污企业打起“持久战”。+ a5 n! }( @; W! d6 J"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