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工学院大学教授坂本哲夫等人日前宣布,开发出了能逐粒分析细颗粒物PM2.5的显微镜。通过向细颗粒物照射比之更细小的离子束进行调查。根据PM2.5表面和剖面的图像,能详细分析其成分和内部结构等。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对细颗粒物来源以及其对健康影响等领域的研究。" N1 B5 U/ a3 H3 U
; A6 q' y# y( B2 a( w PM2.5是飘浮于大气中的直径小于2.5微米(一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的微小颗粒物。研究团队开发出了将离子束细化至0.04微米的技术。利用离子束照射细颗粒物,即可弄清其表面以及组成成分。如果用离子束切断颗粒物,还可以分析其内部成分。
5 s, r" F: Y) C& O% @9 O1 h
- {" `' E3 G) q7 g3 J+ v" X 研究团队在日本长崎县内采集到了被认为由中国飘来的PM2.5,并利用新显微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表面多为作为废气主要成分的硫酸盐,但内部则包含烧煤时释放的“黑碳”。该团队认为这正在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 L4 b) \5 s- `$ c% Y' q4 l$ }+ J4 n% }$ u* w# y4 c' x
PM2.5的主要发生源是汽车、工厂和火力发电站等。如果PM2.5浓度很高,可能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坂本教授表示,“希望利用新技术锁定颗粒物的发生地区,同时弄清其对人体的影响”。
/ \& p& u, A0 d3 O! _) b( @ d: v3 K
8 E5 G: g$ Y8 o8 x4 B 以往即使使用显微镜,也很难详细分析颗粒物的成分。! G9 g+ [) I, X$ x! _% h
& D9 A8 _% _' P: _http://cn.nikkei.com/industry/sc ... mp;isappinstalled=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