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羊城晚报 $ ?/ \/ S, c/ {& {8 q( t/ y9 V 
 8 A2 ~) D* S! F1 N, {9 J4 E- M3 y3 i- {/ A! O3 y
 7 _: p! p# [4 f1 i& O0 E. ~
 针对近年来土壤污染状况,各地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韶关大宝山矿投入近2亿元完成一系列治理工程,其中,建设李屋清污拦泥库以减少矿山污染7 s# y4 F2 Z: C  K
 9 `# B% q  X6 V
 羊城晚报记者 何奔 摄( n7 ]2 M: M" j
 
 1 M* t+ u# k( U) ^  据新华社电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6 v3 x# F& l: T
 9 P% s2 K8 m2 d3 ?3 W" P0 t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z8 V# T+ {' m8 I* _& N
 0 ^7 t8 r6 B3 c+ w, L+ Q7 O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
 H/ H* \$ A; A, W  g0 l+ \2 y, l
 " x7 j# \5 M$ w: N; H" I  调查显示,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和自然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 b; ?) u; @- c, d  Z! x* t4 o; E
 * F4 V8 R5 |# N: u  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将进一步开展,并实施土壤修复工程( l7 o' S& y+ B
 
 " `1 V$ {4 s) k( z! F0 U  s  解读$ x% V5 t+ z7 q6 m. O
 
 / q. u1 e" `4 l. H  y  “三废”排放
 6 O, O3 A1 O; ^, L5 Y- A/ F  o; I  w  ~3 ]" z
 是企业周边污染主因
 " N; }& Z' |. n6 ^0 y+ k5 r  x! B$ A) m: r) y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记者就此专访了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 ~( k- ^" ~; u
 : v" u* z& j5 l$ H4 i  l
 面积 较难给出准确数据
 % A7 N9 a/ C; a
 ; N  A. h& F1 M3 v7 t  问:这次为什么没有给出土壤污染面积的数据?% V+ i2 q1 N7 t4 v1 u; _
 5 ?* p+ {9 m* @7 o3 \/ |$ `
 答:相对水体和大气污染而言,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准确掌握土壤污染的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的困难。# [/ O1 F. k' x
 8 @" A  C3 g3 k) k2 {# w% a8 ^9 g
 本次土壤调查属于初步调查,具有概查的性质,目的是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态势,受客观条件限制,总体点位较疏。以耕地为例,每9.6万亩布设1个点位,只能从宏观上反映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因此,本次调查以点位超标率来描述土壤污染状况,给出准确的土壤污染面积的数据有较大困难。1 V3 z" Z2 z( y( E# R2 J4 ?
 $ }  g  X9 K. q6 r# E+ y+ e
 问:调查包括哪些项目?1 `0 m# x. f7 s+ A
 
 3 x- Z6 P- v6 d  答:本次调查中选择确定污染物的原则:一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污染物;二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调查的污染物主要包括13种无机污染物(砷、镉、钴、铬、铜、氟、汞、锰、镍、铅、硒、钒、锌)和3类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土壤环境背景对比调查除关注上述污染物外,还包括锑、钼等61种元素。- I' f4 e  ^  k( M( E# L: \1 @# t1 }
 . b& J" M3 h3 n5 d, C
 变化 土壤镉含量普增
 : h2 ^0 w/ p& z0 Q! }
 : D' q2 t" C$ E  问:我国土壤污染的变化情况怎样?
 4 H8 I. e& b9 K$ Y; ?
 9 g8 }, m8 m1 w% X5 W  答:本次调查根据“七五”时期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点位坐标,开展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著,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至40%。
 ; \7 e/ u# |. X; P6 B; x9 b
 9 T0 A6 @% I$ Z% m, G2 @8 r" Q  H  问: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w1 L3 q# I% ?6 S# L; p/ k! l
 % N3 A3 w7 c' l3 V/ _
 答: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2 T. r5 I( z' m9 c
 4 Y  U# P7 v7 }8 b. f2 M
 首先,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 |9 V. o3 E5 ~- Q8 k& z* [2 j7 @
 % u% x, |. U% }! k. N6 i
 其次,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 k& |  \1 ^& G3 x( ^+ H7 f  I& V
 0 _& T2 T# A5 ]& E
 另外,自然背景值高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
 ' a$ R& E6 ^  f: q2 n; _5 n4 r# ^1 ^. z+ [
 措施 相关法律草案初成& Y( s7 z. }! y2 N% l' s& G
 
 ' `: ]5 G& `, P. ]3 x$ b  问:土壤污染有哪些危害?; \2 F2 d6 K- K4 w3 W2 T8 J+ p: w
 ) q; {' k) g3 n- Z7 D. f
 答:一是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种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C* W# J/ Q3 H( n1 F
 
 , G( ~; w7 M8 N# v  二是危害人居环境安全。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
 $ W+ f$ l8 \- x3 A7 Z
 / a7 h# N! j" r. A" _' u" A  三是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土壤污染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发生转化和迁移,继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可能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 A% T" {6 v% g/ O
 0 f2 N, Q- I, q8 r- W; x- D  问:针对目前土壤污染现状,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F9 |/ S+ r9 w; a, j: S, |. N
 
 " z# N! ~0 T. e) O  答:一是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是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进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土壤环境保护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法律草案;三是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总体实施方案;四是实施土壤修复工程;五是加强土壤环境监管。
 3 U7 e5 ]/ y. O
 8 ^9 T/ e7 [9 N: Q  数字
 * E- _4 l& j# A4 j+ s/ T
 ( E+ g7 q9 x* x+ Y9 k! P  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
 & U" k! D* c/ H" c2 I
 8 ]' J4 r+ z0 l2 a$ q! P2 p0 V1 X  土壤超标率36.3%5 S8 i" A3 o  Y
 3 c" Q; `1 ]6 t  A+ D4 O( o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公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从公报披露的一系列数字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 z4 F3 u. X0 z- E) ?( }' I" B9 y2 |' h. W8 y
 数字1/ q/ I$ l- q! u. x6 \
 
 . L' ^0 Z! ~3 [7 x( J  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8 l6 ?* p# j" l1 Y
 
 2 V: L" `! z  x, X  点位超标率,是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3 G: I( W- P* c5 t4 o0 n
 
 1 |1 d1 l7 V- L/ q" P( C. v8 S  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土壤污染以无机型为主。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U: a/ n9 R- a7 Q* e. b1 i
 
 & _3 x+ \8 D3 h, P% ]  数字2* ~2 e5 _6 k' }; l9 V- Y+ `4 {( r
 ) z: j: [: b! u7 ~
 耕地点位超标率19.4%
 r- f+ x1 s8 c% g  p" X* J$ ~2 l2 l. k$ l; l
 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c% J/ g. M7 U. w
 9 c  G/ D3 B3 h0 e( _5 b7 I$ W
 林地点位超标率为10.0%,草地点位超标率为10.4%,未利用地点位超标率为11.4%。
 1 W0 p5 u( r" z0 b+ y+ C/ T' H+ X; M8 f
 数字3
 # F4 w! ?6 U; v( ^8 u
 2 y4 w% c1 U( J( i- [+ P" |; g4 K  土壤镉超标率7.0%
 ; r- W$ N( Z( b! M. L: [" e0 M# a$ R, {  P$ c6 S+ k
 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其中镉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0.5%。4 ^. I' o9 L& b  S
 
 : Q) A+ P& n) l. b  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y3 {: J) @7 I5 ~* C
 
 9 i2 i2 O/ s5 d- @& b/ u  数字47 B& f4 [( q, d( l1 }5 {
 8 w6 N: \3 ], c+ T% t
 工业园区超标率29.4%
 $ W  u, I- `! A9 N, R8 M. b6 N; j4 o: r+ }6 y. W5 H
 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8 u- x; ^* E; W0 ~- l0 W. y) f5 ~6 ]/ i. R1 O0 v  [
 调查的工业废弃地中超标点位占34.9%,工业园区中超标点位占29.4%。
 6 U- f! q* k' J3 V/ h5 G2 Z1 M( p8 R' n7 L
 数字55 G) M$ H$ I( E1 J
 O: i- @! D  ?# F! ]& C
 固废处理地超标率21.3%
 6 o8 v$ z- v% \7 y: Q9 I
 + S# z3 x* t1 u5 c6 E  在调查的188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地中,超标点位占21.3%,以无机污染为主,垃圾焚烧和填埋场有机污染严重。) y. U- x; @! p( Z! H3 F" w( m
 1 z* e$ w- d. Z2 R5 P9 W& Q7 G$ N, J' D
 调查的采油区中超标点位占23.6%,矿区中超标点位占33.4%,55个污水灌溉区中有39个存在土壤污染,267条干线公路两侧的1578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