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川市宜君县的三丈河村2011年实施了移民搬迁,当时为了解决村民的人畜饮水难题,县发改局在村上配套实施了总投资40多万元的以工代赈饮水工程。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时间,饮水工程就成了摆设,村民不得不在外村挑水吃。那么,这个饮水工程是怎么建起来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个月后就不能正常使用呢?: l4 E7 ` j& A" m
. m2 c/ a( M9 E$ e: l8 D( ]
投资40万元的饮水工程仅仅三个月就成摆设
Z+ D( A5 Y# |# |& ]; F. ]% S" D
三丈河村位于宜君县东南50公里的偏远山区,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101户400多口人。2011年,县上实施移民搬迁后,其中两个村民小组200多口人已搬至集中安置点,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虽然得到了根本改善,但吃水难问题依然困扰着他们。
# D% B q% e: f+ p* r" o4 H: |
. M# r8 M9 V+ U) d) N3 ] 记者:做饭呢?
3 O' M9 P3 ]3 k9 S
: _* l3 m' E2 {2 Q) O7 F4 b; p 三丈河村村民:啊,这个是洗菜的,洗完菜沉淀后洗碗,洗完碗后倒到桶里边又拖地,没水吃么。给你吃个馍,也不给你一杯水,现在这样,就是缺水。
; F" l. r# O- }1 b" V8 H$ f' W% N( J
村民们说,移民搬迁工程给他们配套建了沼气池、太阳能,而且连自来水管道也铺设到户。但搬来之后,过了仅仅三个月时间,自来水管道里就没了水,因此,很多村民不得不把沼气池改成了水窖,用来储水。因为缺水,村民家里的太阳能设备也成了摆设。) |- L5 a' J3 S) v( x- ], @4 ?; U
7 B+ L# @" W6 ~9 E2 f7 y: m
三丈河村村民:你看这都是干的,没有水。+ D! u- j, a, M4 F" H8 X
; f- @" X- _6 Q F% z! w1 U o 记者:没用,是吧?
: ~1 a A0 a/ @. N/ y$ e* T$ @; {& G" C1 o! y; R ~1 B
村民:啊,没有水吃,都是到15里外的地方拉水。9 C) J: J" V' s# j; f% D) h4 j
2 o- u: X) a4 ^( Y& U1 U4 { 调查中村民们告诉记者,从2011年7月开始,村上的供水机井出了问题后,村民们的吃水就得去十几里外一个叫肖家堡的地方买水吃,因为中途要翻一条深沟,因此,对于上了年纪的村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尤其到了冬季,吃水是三丈河村村民最发愁的事。
& _6 ?; e n% x0 F0 r: x; T9 N: Y3 {0 b0 t4 W& I: b
三丈河村村民:不敢见下雪,但见下雪都忙了,都赶紧拉点水回来。不拉点水,下了雪,你干着急没办法。
- s' s) V# ]( v- v
; N8 b p/ T b# X9 i e3 U* p" g 明停锁是村里的壮劳力,平均一个礼拜要拉一次水,面对翻山下沟的拉水路,他实在有些吃不消,于是买了辆机动农用车,每次拉水时他都尽可能多装些水桶,回来后分一些给村里的老人或邻居。
, r; v* J2 }* H! Q' w \: i$ Y" Y' x) R
, ^) L6 w9 p* G9 I& a 三丈河村村民明停锁:这里属于宜君,那边是铜川印台区,等于是跨区了。, m, G! @3 x7 W# V/ J7 c. J6 M
' i) v7 a1 ]9 Y$ y, A 政府回应工程质量不存在问题
$ e7 R n8 H! `1 P. Q' e4 w
) P2 T+ u; _1 P8 {! b8 E( l 2011年,宜君县在对三丈河村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时,为了解决村上的人畜饮水问题曾经为这里配套修建了一个饮水工程,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工程?为什么用了三个月就没水了呢?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8 _8 b1 C: F4 g9 p. y9 Z0 b
& C* [7 d4 X+ p 在距离移民安置点2公里的三丈河村老村子旁,就是饮水工程所在地,根据工程简介,这是一个由宜君县发改局负责实施的总投资为48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其中打130米的深水井一口,建7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泵房一间、铺设深水管道4000米,解决110户、440口人及380头大牲畜的饮水工程,竣工日期为2011年4月30日。
( m& N+ z5 L4 ]5 l# |, M- l8 R5 m+ C+ R% }* M
记者:这个井打好以后用了没?
5 F, O3 N3 m* ^1 `, x; M. I
6 S* i8 S: E* l# G7 \ 三丈河村村干部阮仕田:用了。0 y3 o4 _9 K* U( D, j
, h% _2 }& l6 D. Z8 @ H1 d 记者:用了多长时间?" c' z) G* J. L
$ @, e# y7 k5 ]2 F6 t! D, t
阮仕田:用了三个月。
6 m$ W7 J) z+ L: o" N8 [" C
9 ]0 i8 m' K1 k: x) X ?: ` 记者:后来呢?
& f0 U) G8 B% J# T! W2 v2 n+ S) @6 i6 h% e/ Y8 c& c, ?7 v, |5 ^/ d
阮仕田:后来因为水量不行,加上管道破裂了,路程太远了,管道破裂,水供不上。
" Y1 J1 h* V5 u: F2 A; n) V% h- {3 y5 s, j( }/ z$ P# D
村干部告诉记者,当初修建这个饮水工程主要是为解决村上两个移民搬迁小组群众的吃水问题,另一个尚未搬迁的村民小组则靠村旁自流山泉来保障吃水。但工程建成后仅用了三个月,因为水量和管道破裂而不能正常使用,那么,这样的工程当初是怎么设计的?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有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呢?# W' }4 C& d. g
( K" o8 G3 i/ K; N5 y2 ]2 H 宜君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刘彬:这个工程是经过咱县财政、水务,包括发改等部门通过验收的,在质量这一块是不存在问题的。' E" w+ N* k- _0 S, R9 T$ B
; K" a" N6 r7 k& d# c% U
记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工程不能正常使用呢?/ Y0 | _$ `1 m. s- J
( l; v. W5 v# j0 a7 I! r 刘彬:按现在说,我们分析,可能是因为天气干旱导致水位下降,再加上村上平时在使用当中,日常维护管理方面欠缺,导致这个工程没有最大化发挥效应。
! a" A- u( c$ Y8 S5 l
4 } n: L9 {) @9 T* y; t6 P) x2 Y 政府承诺两个月内解决未搬迁村民饮水问题
3 l H+ U2 C; e
% ]1 Y3 N& R. _: Y6 f- L 其实,不管是地下水位下降也罢,村上管护欠缺也罢,但记者看到的现实是两年时间过去了,群众依然得跑到十几里以外的地方拉水吃,国家的40万元投资就这样闲置在这里。& E. v- K) Y: I4 `0 I
4 `- w& `. y- O3 t& z8 ~, l, h$ l1 N 宜君县云梦乡武装部长董卫宁:这个实际情况我们是了解的,所以去年市水务局包括县水务局,包括我乡政府一行下去的时候,对三丈河这个组,包括下边搬迁的组整个周围的水源都进行了实地勘察。但是大部分水源都不是很理想,去年查出来有一处,这个市水务局和县水务局已经把这作为一个重点项目,已经报上去了。目前,项目已经到省防汛指挥办了。
4 M& L6 a R1 U
: V' w6 a- l- \+ {- I" g0 @2 [9 a, u 董部长告诉记者,不光是三丈河村,整个云梦乡乃至宜君县都是水资源贫乏区,到了天旱季节,乡政府也买水吃,为此,他们不得不动用救灾资金,对一些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发放买水补助。
0 [5 K+ C, {! s
# S% [2 ~ @9 o- I 宜君县云梦乡武装部长董卫宁:前两天,县政府就这个事要求咱县水务局就这个项目尽快争取,同时也从其它渠道筹集资金,要求近期启动三丈河整个村的饮水工程。
9 s) s# D; y1 a; S) E7 M
2 P# N+ A/ n2 G6 d5 l* Z 就在记者采访时,宜君县召集县发改局、交通局、水务局、云梦乡政府负责人及三丈河村村干部就三丈河村人畜饮水问题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决定,按照“乡牵头、部门协调、村管理”的原则,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 T% T7 ]. n9 h
; P+ I) o' u; U3 E" P# I- \ 一、由宜君县水务局积极筹措资金,目前已筹措到10万元,在实地勘探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技术力量,对三丈河老村水源实施维护。两个月内解决未搬迁村民的饮水问题。
; \7 @) N3 ]5 B8 @: O7 R9 g) l
7 y2 ~0 z* I" ^6 _8 c. Z/ {; U 二、由宜君县发改局协同云梦乡政府,三丈河村委会,加强对原有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供水。- \( [" Y; v( V9 U# Q- `8 r* s, P
$ Q4 f1 Q9 M' Y6 s( S 三、针对机井水源不足问题,由县发改局申报项目,力争新村饮水工程列入2014年第二批以工代赈项目,新打深水井,解决搬迁群众人畜饮水。
; a. P0 Q# }3 V2 ~; H* d# g' S( L) Z5 J+ P
但愿宜君县政府的这次专题会议精神能够落到实处,使三丈河村村民吃水不再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