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店关店潮到底有多凶猛2015-08-15 超市论坛 [url=]创业[/url]" ^6 @9 `! {/ B0 {
百货篇
1 Y: C3 L2 Z# f* R* n0 ~1、百盛 - N! U6 M" l# d0 S/ N
外资第一店接连陷入关店风波 ! @1 s. H+ E& }& D0 e0 p1 i+ F, v
有着外资第一店美誉的马拉西亚百货商百盛商业集团,接连陷入关店风波中。继北京东四环店宣布停业之后,唯一一家位于天津的门店也将于2015年3月31日闭店。 + @5 ?; V5 K+ ^1 A! R- j* Y4 J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2年至今,百盛至少已经关闭8家门店。在大举关店的背后,百胜集团的业绩状况也不尽如人意,连续三年业绩滑坡及利润下降,让这家曾经无比荣耀的百货公司,被迫选择转型。如2012年9月份,百盛上线自己的网上商城;2015年,百盛集团宣布已通过全资附属公司百盛商业有限公司就成立合资公司与马来西亚餐饮品牌AUM订立合资合同,在中国发展餐饮业务。
: S1 y$ \+ S" w) q0 l" h# y7 m. H; U& L自我剖析:百盛一直有网购渠道的规划,但遗憾的是目前公司对于品牌资源的掌控有限,还并未大举涉猎。
2 n3 o$ U) K& I" l9 x外界评价:除外部环境原因外,百盛集团未及时顺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商业模式不创新或是屡屡撤店的根本原因。 - ` [, _9 D0 P7 r+ Q$ b
2、玛莎百货 w# g3 c) h+ r" m$ Z
8月前将在华关闭5家店 % a0 d+ u5 \3 @8 j0 |- t3 Z: h; w
在经历大约连续四年的下滑之后,英国最大连锁零售商玛莎百货(M&S)销售额首次增长。玛莎百货透露,截止到3月28日的13个周里,其日用百货销量同比增长0.7%,结束了连续14个季度的下滑态势。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因中国市场在其国际业务中所占份额并不显著,所以玛莎百货在发布业绩不久前确认,将于2015年8月份前关闭其在中国15家门店中的5家。
$ |( ?# l: B! p) C# H9 y自我剖析:“我们对上海周边二线城市的二级门店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发现在这些地区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因而我们决定关闭这些地区的五家二级门店,从而加强优势,更专注于中国业务的未来发展。”
7 R- ^# X3 u! M0 L) Y外界评价:“玛莎一开始就是把它英国的模式搬过来,玛莎百货里卖的都是自己的品牌。但是国内真正知道玛莎百货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它店里的服装对中国来讲却更适合四十岁以上的人来穿,所以它的品牌定位和服装有一点差距。”
5 H4 a' {( `' U, ~/ N3、华堂
4 ^4 D' Y$ g+ `9 w( N m0 C关闭北京所有赤字门店
/ |7 e, K* j' n/ M8 S, ^! e% D自2008年以后,沉迷于价格战的北京华堂几乎没有太多利润。三枝富博反思北京市场的情况时认为,关店是由于没有做出特色。与成都市场相比,二者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去年,华堂在成都市场再添一子,今年还将有新店开出。反观北京市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关闭了望京、西直门、北苑、右安门4家门店。
$ H! M8 E# a8 F. R自我剖析:北京华堂错失了2007-2008年最好的变革时期,这也造成不少优秀的供应商离开了他们。北京华堂将彻底放弃此前的价格战策略转向追求品质门店的经营。
; I% V& @2 _- y/ A2 q8 h4、尚泰百货 4 a) a0 Z7 J" e; q% z
成都店关闭意味泰国百货品牌在华全军覆没
. l, I. }4 Q3 ]: a2 W) \$ [( R4 M2010年,尚泰百货在杭州万象城开出首店。时隔一年,又跟随万象城来到沈阳市场。在去年6月12日和12月31日,尚泰百货分别关闭了这两家店。即将于下月闭店的成都店是尚泰百货在中国市场的第三家店,开业不足三年便折戟。据了解,成都万象城内的尚泰百货共5层,面积达2.09万平方米。收回面积后,成都万象城将把该区域打造成时尚空间以复合业态形式呈现。
# d& T/ I( D2 {3 F自我剖析:尚泰百货与万象城曾签订了三年扣点合作协议,如果继续留守将转换到租赁的经营模式,经过成本核算后并不划算因此退出。目前决定暂停中国区的业务,但是会持续关注中国市场,在合适的时间以购物中心或者收购的形式再度进驻。 `, L7 h1 e1 S# x4 R# ?, w
外界评价:对于本就在中国市场发展坎坷的外资百货来说,目前的行业压力与市场环境更是一场磨难。在一份记录去年内外资百货闭店情况的对比分析中,外资百货闭店数量以57.89%的占比高于内资百货15.78个百分点。从关店城市分布来看,一线、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城市,这也是百货企业一般优先考虑的扩张路径。由于北上广深商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也有后来者选择了二线城市的突围计划。不过从目前来看,效果均不够理想。
. m8 |7 b& g4 E& d6 o, c. b5、万达百货
z* a- E% t [大举关闭10店 压缩部分楼层 2 G' X7 s& k G' a; T6 O3 H
涉及关闭的万达百货位于宁波、青岛、沈阳、芜湖等城市,而涉及压缩百货楼层的万达百货则位于无锡、厦门、青岛、烟台、常州等地区。目前,部分门店已开始启动调整。 9 y8 R) v- F0 L5 L ~$ z- d; w
外界评价:城市新区和中小城市的招商压力使得万达不得不建立自有主力店品牌作为主力店来为确保招商“撑场”,甚至“填场”。这些主力店除了万达百货还有万达院线、万达酒店、万达宝贝王、大歌星KTV等,当其定位为支持招商时,盈利能力就是第二位的,而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对于商业运营的交叉补贴也是顺理成章的。而交叉补贴式的利益输送也是万达集团各业务板块、各业态之间形成左右手互搏、在上市过程中屡被诟病的焦点之一。
0 c# n2 |6 R6 @/ |0 Z; b- L" A6、津乐汇百货
# p1 ~ K% y) x' {; a5 v关闭最后一家门店 , j' V1 D! z1 N% n( o& @ {9 O r
天津津乐汇百货于5月10日停止运营。此次闭店后,意味着市场中将再无津乐汇百货。此次停业的是1-4层津乐汇百货部分,津汇广场内5层和地下1层的餐饮部分将继续营业。金瑶控股曾在天津、北京以及重庆三地建有津乐汇百货门店,其中重庆和北京的门店已先后于2010年4月及今年3月关闭,此次关闭的天津津乐汇是市场中仅存的一家津乐汇百货门店。 : e( F$ N8 i& I1 B0 U
外界评价: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注重体验业态的购物中心对传统百货企业造成分流;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也让传统百货行业承受颇多压力。对于依然幸存的传统百货企业来说,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加速转型。 7 I8 G K; F0 N& r
超市篇
" M6 G; J9 B1 n% J% S1、卜蜂莲花 1 K" D% o: w' s! k9 a% I
布局失利 去年关闭两店今年或关一店
- o' f' @* _6 k) x- H- d去年以来,卜蜂莲花已相继关闭了上海卜蜂莲花天山店和北京卜蜂莲花望京店两家店,目前卜蜂莲花在华总门店数共77家。早前2月27日晚间,卜蜂莲花有限公司刊发2014年的业绩公告。期内,集团录得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5840万元,2013年则亏损9680万元,亏损改善主要由于毛利率增加及严格支出管理抵销其他收入净额下降的影响。 6 s2 P/ q5 L9 O- F% ^; [
自我剖析:公司将继续扩张零售网络,于2015年新开至少5家店铺,大部份于可支配收入增加及竞争较不剧烈的三四线城市。
0 q7 ~7 x3 N1 {7 d; E外界评价:或主要是其布局上有所失利,导致规模及协同效应难以体现。
. A9 O9 D/ X7 S2、乐购 ( i; R1 |5 g! P& q0 P) t/ d
山东6家商城全关店
6 ]6 M/ z9 T. ^被指全面中国退市开始 # M. p! q6 N. [6 B9 x
入驻山东的6家乐购商城,已确定全部关闭。分别有已关闭的潍坊潍州店、东营东二路店、青岛人民路店、济南东二环路店、青岛即墨店和将并入华润万家的济南经四路万达店。 ) ~4 H. Y1 t8 e) X8 c
去年5月华润万家与乐购(中国)业务进行合并,合并过后,华润万家持有80%的股份,乐购持有20%的股份。乐购将把目前在内地经营的135家门店及19家购物商场注入合资公司,并全改为“华润万家”。
# E2 x: x9 X0 `- s2 [自我剖析:乐购在中国的布局颇具规模,出现一些过度投资的现象,合并之后华润方面会关掉少于10%的Tesco乐购店铺。
8 Y- A" F$ X$ Q6 d* G3、沃尔玛
, i- ]8 N) H' A将关闭30%中国门店 % H& {% X* B% h* q. h' r0 _& U
在截至2014年10月31日的财季中,沃尔玛中国区的毛利下滑。沃尔玛表示,这受到了中国零售通缩压力的影响。沃尔玛表示,将关闭约30%的现有中国门店,而沃尔玛目前在中国拥有400家门店。 " ^5 {* N( M; m U/ n: p W m
外界评价:洋超市对华市场变化和反应速度比本土超市迟缓,且租金优势不再,我们认为是导致他们江河日下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洋超市90年代的时候进入中国,政府给了很优惠的租金政策,拿地很容易。但是最近租约到期,租金成本不断攀升,他们的运营成本也随之逐渐升高,这是很大的成本压力。
" k# h; ]" @; B0 N- |第一阶段他们有政策优惠所以扩张得比较强势,过于注重扩展速度和数量忽视了门店选址的精确度,所以埋下很多隐患。比如家乐福就是选址不够谨慎的例子,沃尔玛则是收购上不谨慎的例子。 . V2 l" {( W+ f' F
4、人人乐 / k0 f4 J" s; s. p, u# V3 d. o
2014年关18家门店 将转型社区超市
" [7 b2 D( V/ r$ ]& R @- G人人乐发布公告称:“由于可比门店销售出现加速下滑,为进一步减轻亏损门店给公司带来的经营压力,公司经慎重评估,在三季度报告披露后新增关闭了7家亏损门店,增加关店损失约8440万元。”再加上此前三个季度,全年关店18家门店。 , d0 T1 ?# L2 K$ C0 Q- D& R
自我剖析:大卖场业态随着人工、地租的上涨已经很难生存,我们决定转型社区超市。但我们过去的传统业务不是社区超市,其产品品类肯定少于大卖场,经营方式与大卖场有所不同。去年主要是摸索阶段,效益暂时还不明显。
6 K# d, T4 j$ `/ K" c* H+ ~便利店篇
+ @# q* |+ S: _# P1、7-11 ' N8 d/ n5 n. R2 }) c( f
入川4年未盈利 去年关店近30家 1 S2 l) z1 r, F* A, e: c
7-11入川后,截至目前,只在成都开设有门店。此外,7-11在四川发展节奏与行业走向十分一致,最“鼎盛”时7-11在成都曾开店近100家,而截至2015年初已收缩至60余家。2015年内,7-11计划在成都再扩大加盟店数量,争取再开店20家。
9 l! ]9 E: a! t+ Y2 c) [/ W外界评价:零售业是地域性极强的行业,国际零售品牌在异地扩张时往往本地化做得不够,而难以被当地市场完全接受。 : l! y8 N2 Y5 v2 W$ U2 M+ D V0 W
餐饮篇$ k. E5 O0 T+ R
1、麦当劳 ! b# O1 b+ f0 s
今年将在中国关80店 1 c/ n$ u8 a+ s: u7 l' m. t
今年初,由于麦当劳在全球业绩不佳,其全球CEO被撤换。今年一季度,它的净利又大跌32.6%,最近麦当劳宣布,今年将在全球关闭700家店,其中在美国和中国关闭表现不佳的220家门店,其中中国80家左右。 ! q9 V" _+ F* u2 {( T) J) E/ w
外界评价:另一洋快餐巨头肯德基经营状况也一般,去年在上海也有店面关闭,济南泉城路的一家店也关了。只不过兄弟品牌必胜客盈利能力不错,能搀扶着肯德基,勉强能继续维持。 & {& n, c- B4 b* u" p( g
2、咖啡陪你
+ N4 {2 D' h4 i8 j高速发展背后欠款欠薪关店的困境 / D& h! s) b0 p) g' K/ H+ t; o
日前咖啡陪你陷入资金断裂、拖欠工资、高管离职、股东暗斗的负面消息中,品牌形象大打折扣。自2012年进军中国市场,咖啡陪你如今在全国已开设近600家门店,并计划今年继续开店400家。这一开店速度已可以和在华发展16年的星巴克一较高下。
, Z$ v* N F3 T9 l: |据统计,济南、厦门、重庆、贵阳、杭州多城市出现咖啡陪你店面关闭潮。在品牌方无暇顾及加盟商经营状况的不利条件下,部分加盟商选择自行进货、研发产品进行“自救”。日前传出猫屎咖啡欲接盘咖啡陪你的消息,但双方仍有矛盾亟待解决。
+ P9 r) u& H% \: Q: t外界评价:咖啡厅门店扩张速度不应太快,品牌的良好运营需要在管理上给予更多重视。
! q! c% j: u# e- ~$ y3、金汉斯 " P- f, R; o2 f- X; j( G; t+ E. y2 {
沈阳五家门店悄然关闭 北京仅剩西直门及亚运村两家门店
, s$ S1 V% N; H8 ?' o) M汉斯源于国内首创的“汉斯鲜酿啤酒”,成立于2001年,2002年左右进入沈阳,作为最知名的连锁烤肉店品牌之一,辉煌时的金汉斯在全国拥有80多家分店,其中,仅在沈阳就有6家门店,但如今已有5家悄然关闭。 0 M3 m5 J" c$ d
据了解,原本金汉斯在全国分为南方、东北和北京直属三个大区,每个大区由一名区域总经理管理,但管理无法跟上门店的快速增长。可以说,原先的标准化部分流于形式、部分被执行得离题万里,完全与金汉斯的定位和优势背道而驰。
/ `. [ i+ \6 K$ ?$ W! ~- p外界评价:金汉斯门店的组团关门,只能说是一个个案,与其自身的服务质量、价格以及环境等都有很大关系。 ' l! X8 F" z( T$ U
购物中心篇$ A, v) D& ?* J, O7 b- w) w
1、新华都购物广场 , c0 x7 j' d* G( q. l; A0 n
去年营收同比减少 导致关4店
$ ]: k3 a; j2 C' R2014全年,公司新开门店10家,关停4家,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公司门店总数为127家,其中百货8家(经营总面积约11.47万平方米)、百货超市综合体1家(经营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超市118家(其中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共53家)。公司连锁门店面积近95万平方米,平均单店面积达7,477平方米。
5 @7 w2 g* v" A9 x. Q- B( r* {自我剖析:受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扩张等影响,零售业态结构、经营模式乃至整体格局都出现了新的调整变化,为此,公司积极从传统零售向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变,与阿里巴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促进公司传统零售与电子商务的全面融合。
" U0 Y; ~4 {- [) W) [+ s: i服装鞋履篇
! R& L. i1 K+ c4 s8 [2 F$ q! T/ C; u& H5 f1、佐丹奴 ( h7 O2 g" c0 ^" l
2014年关190家 净利润大幅下降38% : O: K; ~' B& x# j
休闲服装品牌佐丹奴3日发布2014年业绩报告称,公司销售额为55.45亿港元,较2013年的58.48亿港元下降9%,净利润大幅下降38%,至4.08亿港元。截止去年底,门店数为2452间,较去年2642间减少190间。 g$ g$ z4 m/ a9 K0 S
对此,公告中披露:“本年度,我们进行店铺装修以提升品牌及淘汰无利可图之店铺。由于重组店铺组合,我们在中国大陆关闭的店铺比开设的多200间。”其中,重组店铺中明确关闭的店铺达到60家。
: ]) e% Y/ ^$ t0 @+ J自我剖析:中国大陆服装市场整体增长估计为11%。中国网上销售增长,加上大型基建项目使新高档购物商场不断增长情况扩散,使竞争环境呈现极端价格竞争。2014年初农历新年期间销售额疲弱,惟于其后三个季度回升,带动可比较门市销售额略有增长。 2 M( x1 G/ O7 X( P* h7 S: M. j
2、波司登
+ q. E! [3 @' P( z6 p/ g& a7 J6 u4 P“寒冬”危机:贴牌加工 关店超3千家 8 x7 L" L0 n5 {5 T! M; y- v# f: W
波司登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商,忙着收缩传统渠道,从2014年3月31日至9月30日的6个月中,马不停蹄地关闭了3436家羽绒服零售网点,而在之前的2013年,其已经关闭1357家羽绒服销售网点。
) _# A1 Z0 Q% X代工业务每年为波司登带来数亿营收,与这些看得见的真金白银相比,另一个层面的损失却十分隐蔽—波司登贴牌加工的GAP、BOSS羽绒服却在中国争夺原本属于波司登的市场份额。
% C- t6 n+ p1 U& x6 w外界评价:波司登陷入了“中国制造”的普遍困境—以高企的成本、微薄的利润为代价,亲手为国际品牌提供了争夺市场的武器,而自己的品牌则被这些合作者逼迫到了墙角。
3 ^1 ?1 S( w- I3、百丽 Z' ?& h; ^9 V; c! H
门店规模下降 一季度零售网点减少167家
+ A* x, D8 w9 u百丽国际最新公布本财政年度第一季度(3月至5月)零售营运数据显示,这家中国最大的鞋履生产和零售公司在内地零售网点数目净减少167家,而其鞋类业务销售同比下降7.8%。此前,门店规模一直是百丽国际的优势所在。数据显示,在2011年开店最为“疯狂”的日子里,百丽国际平均每天都会新开2~3家店铺。 + \3 U4 P) Y* b2 E( V7 q2 D- ~
外界评价:在市场饱和、成本上涨、电商持续性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掣肘下,女鞋品牌单纯走规模化、拼产能降成本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 : l0 Z. ^ W/ c4 K
一点感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的确让全世界都变了。商场、店铺关门,淘宝14年双11却创造一天销售571个亿的奇迹;唱片行倒闭,手机音乐却牛气冲天;银行算是稳定的产业了吧?余额宝来了,P2P来了,却让它也慌了点儿神。互联网时代,中国许多行业正面临着危险。
$ F" [/ L6 k( \" [9 Q小编注意到:不光百货、餐饮、购物中心,其他行业的实体店也是一团糟。
9 O* p) Q X3 E( o6 O7 `6 x3 |, h就拿4S店来说,一场史无前例的汽车经销商倒闭潮正在来袭。 2 U1 x3 ]- j3 a
在北京,2010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联拓集团——国内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经销商集团——在北京有8家4S店,经营的品牌包括奥迪、大众、丰田、马自达等。但正是这样一个上市公司,在今年3月却因为资金链断裂,旗下多家4S店进入半停业状态。
' ?% m" X8 m& a: S7 s5 y3 {而在河南,建店12年,拥有16家子公司的河南涌鑫集团老板今年4月一夜之间消失。由于老板跑路,不仅大量交付定金的客户无法提车,4S店的员工也无法领取工资。而一名业内人士统计了一份河南近一年内倒闭退网的4S店,数目多达百家。
/ L& m r- i+ ^同样是在河南,曾经盛行多年的融资担保公司群体已集体陷入兑付危机。目前已知洛阳出现问题的担保公司数量高达110多家,欠款及涉及人数无从统计。有当地政府部门知情人士告诉媒体,就他所知,现在洛阳几乎一家正常经营的担保公司都不剩了。
6 E0 ]& L" ?$ w" p4 P一个又一个典型的行业大败局案例。
& ~$ A4 f& w. }. N% e7 Z: ^% K本文来自 微信 原链接
! B/ L `+ O# K, i- o1 `& V+ S# n& M9 e0 t) b$ e) l2 |: `9 |
5 H5 o# B! Y' J1 v" Q-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