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的比较详细了,不妨在说一便.
树脂周期软化量=树脂单位工作交换量(mol/m立方)×(0.6—0.9)×树脂填装量(m立方)/水质硬度(mol/m立方) (0.6-0.9为实际交换系数,再生一次后取0.6-0.7,新树脂取0.8-0.9)
1mol(摩尔)=1000mmol (毫摩尔)
1mmol=50ppm(mg/L)
1立方米(水)=1000升
1克=1000mg(毫克)
不同的树脂(强酸型)单位交换量不同,假设树脂单位交换量45000mg/L
水质硬度 300mg/L(单位不同,要换算成统一单位制,德国度;毫摩尔;gpg;立方等,最好换算成mg/l)
树脂填装总量20升
20升树脂总交换量=45000mg/L×20L
=900000mg 20升树脂可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总量900克
理论上树脂制水量=20升树脂总交换量/水质硬度 300mg/L
=900000mg/300mg/L
=3000L
=3T
实际操作中还要乘一个系数,因为树脂再生时还要用源水漂洗,源水不是纯水,所以要降低树脂的总交换量.一般乘0.6--0.7
不知这样解释是否可以.
[ 本帖最后由 西南露 于 2007-11-6 15:4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