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专家家说了,纯净水是自然界中没有的,我们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喝这种不存在的水。
9 a6 s/ M/ h* V- w/ j, _: @ 那我到想问问,难道我们连衣服都不能穿,光着屁股满街跑吗?人类制造,合成的东西都不能用吗?照这个说法,人类的进步就是在违背自然规律?再说水就是H2O,本身就是纯净的,只不过经过地表渗透等一些形式,溶解进纯净水里一些矿物质和各种元素,你能说纯净水不存在吗?那H2O是什么?我们能够喝到纯净的水正是说明,我们的社会进步了,生活质量提高了。/ n, T! O: k: K8 ~5 G
. H. E" Y( C! T/ ] 纯净水是死水不能喝
0 v! _- B' N9 r5 y) w+ o
6 \( @ S+ P) |& }难道烧开的水就不是死水了吗?世界上好像没有认可过死水的定义,理念上这是静止的水,流动的是活水,如果以含氧量来计算,那白开水迄不是更不能喝了吗?没有一个国家制定过饮用水的含氧量,因为我们不是鱼,所以以死水来判断纯净水的好坏没有一点道理. G7 A: l8 S' {# D
( y7 Z/ e- u; G# {
有的专家说了,人体PH值是弱碱性,只有喝弱碱性的水才是健康的水。
0 x! w) Z, U: _( C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PH值,溶液氢离子浓度的指数,国家对纯净水的PH值要求是5.0—7.0,水中各种元素,物质,直接影响水的PH值,一般的自来水PH在中性以上,弱碱性,碱性。那么把水中的矿物质,金属物质,常量物质拿走95%以后,纯净水的PH值一般会在弱酸性,如果是真正纯水PH值应该是7.0。
$ D Y' y* n9 j$ A0 ~( }8 L) G 0 \6 l. k1 C( b: ~0 Q# ?% S# _* {+ g
我们吃的肉也是弱酸性,当肉PH值涨到弱碱性的时候这个肉已经过期最好就不要吃了,但人不吃一点肉肯定是不好的,是我们营养的一个来源。0 j- w. g8 g& [* `2 i3 `
例如我们的胃液分泌就是酸性用来分解食物才能吸收,口腔唾液弱酸性阻挡细菌,人体完全自动调节PH值,与个人的生理机能有关系,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本标准的PH值定为6.5—8.5。PH值标准的制定主要是考虑到管道的影响。PH值过低会腐蚀管道,过高容易结垢。实际上,国家规定水PH值并没有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所以不要拿水的PH来说明纯净水不好,完全是概念的东西。- k" m4 a9 [) |# H+ B9 `2 K8 \
% S( z% f1 s' s( e6 s }: `7 `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曾正式发布消费警示,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不宜长期喝纯净水。4 Z0 J7 m0 [+ X8 l1 x" N8 v+ ~/ d
在中国消费者信息网总计1088条(截至2007年2月3日夜,下同)“消费警示”中检索“纯净水”,得到7条相关结果,其中只有黄石市消费者委员会2005年第3号消费警示“慎饮纯净水”涉及到对纯净水的态度,不过该条消费警示并没有类似“老年人儿童不要饮用纯净水”的说法或内容。也就是说,“老年人儿童不要饮用纯净水”根本不是中消协的消费警示。
) u% O' _+ L5 d- ]3 @/ W- i, u' ?
5 h! u* n: g( l! m4 q3 v 有专家还说我们要喝小分子团的水。) z7 @! t9 F+ I
/ h1 {/ k! M5 D% c* e1 C) F: e8 [
我就想问问这些专家,好像哪个国家制定饮用水标准也没有规定过水分子团的大小吧,有专家说了,水分子团以半幅来定,也就是水的赫兹,水分子团要在8个分子左右的小分子团,我就新鲜,你以什么分割分子团,水分子都是自由排列组团的,我简单了解了一下,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水分子之间连接的是氢键,水在晃动的情况下,HZ会发生变化,分子之间也可能发生不规定的断裂,重新组合,当水平静下来频率也就变回来了,这又能怎样呢?你以什么来证明水的小分子团,又以什么来测定水的分子团?简单的说,我拿着一杯水要那到哪个机构去检测它的分子团啊?好像没有权威机构来检测吧.感念的东西为什么总要拿出来说。# w* T; j! j2 |
4 B A5 B @! Z6 N- G
2 L$ o- F* I2 {9 ], {3 p上海一家医院临床报告称:有些孩子不明原因地全身乏力、掉头发或秃发,经医生调查,这些小患者的家庭都是将纯净水作为日常饮水使用。天津市一儿童医院1997年6月连续收治了9名肌肉哆嗦、眼皮跳动的患儿,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这些患儿体内缺钾和钙,经询问其家长,了解到这些患儿长年饮用的都是纯净水。故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经下文指令不准在校中小学生饮用纯净水。9 z- E9 i/ _& H8 U8 H( z, m/ r
我想请问是天津哪家儿童医院,这几个儿童都是谁?还有我国哪里的地方政府规定过中小学生不能喝纯净?有人能说出来吗?这些纯粹是无稽之谈。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6 }; z4 i) Y, |$ a0 x$ Y
: ^) I# I- W4 W% U" l 9 A, C8 m4 G7 J# ~& B
最值得争议的就纯净水没有营养和矿物质的问题# X* P/ X# F3 |
}4 W: C4 K" h# Z4 `- }5 {
我很欣赏中国营养协会名誉理事长沈治平他老人家说的话,他说纯净水没有营养这种说法是缺乏根据的,水在人体中就是载体,担负着各种营养的输送,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人体需要的营养食物中已经给予了,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有害矿物质是相对存在的,为了水中那一点点营养而喝掉大部分有害物质简直就是杯水车薪。1 r' [/ u3 _$ p# L5 B
试问一下那些认为纯净水没有营养的人们,你们的身体到底还缺什么,一定要从水里补充,相信没有人能够回答的上来。# k9 u( |8 Y4 Q7 O! Y( l: M- ^
$ W2 a% c1 C* H* `( r 如果您的身体真的缺少某些矿物质,以下是营养协会提出的怎么摄取矿物质,并没有提到水中摄取1 P* u) y9 W7 W' {. n
/ h+ L& @' b9 E 钙 强健骨骼和牙齿,有助于凝血和神经功能。应该从每日饮食中获取所需要的钙(每天700毫克),但是更年期的女性应多吃鱼和深绿色叶类蔬菜。如果你补充钙片,也应该补充镁片。来源:牛奶、奶酪、酸奶(选择脱脂和低脂的)。
4 k0 s6 k1 e [: H$ s& O' Q 铜 帮助生产红血球和白血球,促进铁的释放,形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负责把氧气运输到身体各部位。铜对婴儿成长、大脑发育、免疫系统和骨骼强健很重要。来源:绿色蔬菜、鱼、肝脏。1 K5 c4 s9 t- I, Y: s4 \( }
锌 主要是通过饮食补充,食物中含锌量多的食物有牡蛎,麦芽,其次是瘦肉,鱼类,牛奶,核桃,花生,芝麻,紫菜,动物肝脏等,只要平时多吃一点上述食物,人体就不会发生缺锌现象,即使已经缺锌,也会很快补上。
& U6 R0 v! Y* v3 g+ s; A2 \5 } 碘 被用来制造甲状腺荷尔蒙,控制许多代谢活动。缺碘情况很少,但是缺碘会使人浑身没劲,导致脖子甲状腺肿大。碘过量则会消耗锌,会引起中毒。来源:牛奶,海鲜。
c& `$ T8 h$ F6 h/ X 铁 对红血球形成血红蛋白非常必要,血红蛋白向身体各部位运输氧气。缺铁会导致贫血。维他命C有助于铁的吸收,植酸盐(见于谷类和豆类)、纤维、单宁酸和钙会降低铁的吸收。来源:红肉、动物肝脏、干豆、带皮的烤土豆、杏子、营养面包或全麦面包、谷物食品、葡萄干。
3 V( f9 y5 L a4 }' {6 `( u 镁 有助于调节心率,存在于所有身体组织内,包括骨骼。对钙和维他命C代谢非常必要,有助于把血糖转化为能量。来源:全麦食品、坚果、果仁、绿色蔬菜、速溶咖啡。
7 K$ ^* b" Q% i, t 磷 是所有细胞的必要成分,存在于骨骼、牙齿、骨架中。来源:牛奶、奶酪、肉、鱼、蛋。
7 {$ v& J3 S" v& X 钾 存在于体液中,对细胞和神经正常运作很必要。来源:几乎所有新鲜水果(特别是香蕉)和蔬菜。7 F8 C1 I! R4 l: B
钠 有助于调节人体内水的数量,参与人体能量的利用和神经运作。加工食品一般都添加钠,因此一般女性每天钠的摄入量是7.6克。正常量应为6克。盐太多会导致高血压。+ _ {' I9 m Q2 n P
锶 海带中含锶量也很高,是补铬,锶和碘的理想食物., t" ?" c. n! Q) j
5 t0 ~. ?' S( W% h3 x
S* S3 ]/ V" F3 F0 I$ Y) Q% T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四》综合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9 L! P; ?' }% u ~7 W% c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造成。全世界50%儿童的死亡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造成。
" G; Q; V$ M( H) \8 q 报告指出,由于全球人口的膨胀,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已经超支1/3。人类农田灌溉已经消耗了70%的可用水。预计到2025年前,发展中国家的淡水使用量还将增长50%,发达国家将增长18%。报告称:“水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将成为缺水国家无法承担的负担。”同时,水质的下降趋势仍在继续。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3 I6 n$ ]( ^/ O" g' s0 b1 O) d
大家都来关心健康饮水吧,只有水被称之为生命之源.去年无锡太湖的蓝藻暴发使得太湖人民每个家庭的自来水流出臭水,出现了市民纷纷上街抢购纯净水的场面,如果家家都安装一台纯水机,我们就可以克服饮用水水源以及自来水管道的二次污染对人体带来的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