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 156 号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已于2006年12月26日经建设部第1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 v4 O! G. T# j/ x 部 长 汪光焘
0 X( S- \. N% t 二○○七年三月一日# ? Q# s" U' @) l
& Q9 I" h! P. f; F* W1 x1 I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 {4 P/ n/ w6 `8 M. V
& }8 F4 C) w0 P& Q4 Z" i第二条 从事城市供水活动,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5 b/ k9 e. T% ?+ ?9 T- D) E
# |) ]- e& q5 O, D+ U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二次供水、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3 M# P. y% F) W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 x; Y/ W% ?5 ] S) v6 o. M 本规定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6 n0 D: g" F3 C2 r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单位,是指从事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深度净化处理供水)的企业和单位。
8 \& J1 T5 C9 X2 S
4 z. {$ h/ k8 Y$ t* o第四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 H1 \7 T. Y9 j3 K' e6 ?# t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9 }4 B) M4 f( ?0 J% S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7 a% S1 X/ R% {# U6 e 涉及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主管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的规定分工负责。" E E3 }/ i1 O% ~. W1 A( ^: J+ F
) h3 v0 E" E6 V2 g
第五条 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6 k: v! c$ _; h2 `) `- J V
/ \/ s7 T0 h2 s& W3 e- N- F5 \. t第六条 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络组成。- g+ ~# {5 `. Z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组成,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为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中心站,承担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 J, |+ S/ g5 n
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以下简称地方网),由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的国家站和其他城市经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地方站)组成,业务上接受所在地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指导。
% c. S3 t# u. u* z% r4 E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点、水质检测机构的能力和水质监测任务的需要,确定地方网中心站。0 b9 |! \' }/ I7 R: p' ]
" a7 A2 V* u8 ?, v: a; p
第七条 城市供水单位对其供应的水的质量负责,其中,经二次供水到达用户的,二次供水的水质由二次供水管理单位负责。( m+ d1 n' s0 o4 t7 [, I5 P
城市供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v" R! {1 f n& {' }
* Y/ O3 Z; B; v! P3 X5 U第八条 城市供水原水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 y9 y# o( F0 P" g: [$ V- N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原水水质检测工作。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水利、环境保护和卫生主管部门。1 x% I: s' _, s. f; I2 J m
: P+ z& j% B7 Y; @
第九条 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 G# X0 N. c* s) c 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城市供水单位应当选用获证企业的产品。
' @1 ?7 _8 Z( p: ?: C2 y6 n 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在使用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4 O8 ]. E0 X/ R
9 U# d( _ i4 Q+ h: C; U第十条 城市供水设备、管网应当符合保障水质安全的要求。9 N* t' k7 n6 E: X; |* h
用于城市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或者经改造的原有设备、管网,应当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T5 i1 \# B9 u% g& ^
8 j% ~% l6 x r第十一条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2 \. {# N+ p: ?2 k' Q$ a& n. b5 Q
(一)编制供水安全计划并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
6 n5 r. b' C/ Y5 }) h. K$ I4 V (二)按照有关规定,对其管理的供水设施定期巡查和维修保养;2 L0 \- U! W! Q; k
(三)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机构和检测制度,提高水质检测能力;3 g1 y& q6 i, m7 }, L8 z8 y
(四)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有关标准、方法,定期检测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
1 m; s" P5 z) A# O$ ?- Z. p X5 O (五)做好各项检测分析资料和水质报表存档工作;
7 f" q6 D- U/ i3 T1 P+ k" } (六)按月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如实报告供水水质检测数据;# A A6 T$ Q! ~* V. o
(七)按照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要求公布有关水质信息;. p3 ]% K4 k# T4 D% Z9 I. Q' K- j
(八)接受公众关于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的查询。
1 a8 O9 t, r7 n' w, d & O/ C! u _2 c, h# L, G
第十二条 城市供水单位上报的水质检测数据,应当是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的数据。水质检测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水质检测数据按以下程序报送:
% j/ c9 E& M1 k7 b! E (一)城市供水单位将水质检测数据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地方网中心站汇总;
$ X" Q" `- |% u/ N( R+ e (二)地方网中心站将汇总、分析后的报表和报告送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
2 \2 }4 ^2 l* j) [7 u! Y (三)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汇总、分析地方网中心站上报的报表和报告,形成水质报告,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4 g) e: \: t+ ^# L+ B
( T2 h* E) r( ^3 E3 t第十三条 城市供水单位从事生产和水质检测的人员,应当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但是,仅向本单位提供用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除外。
& s) Q( k' H/ w! Y, _ M/ f 2 K5 y6 s' f/ N& e
第十四条 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水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进行常规检测并对各类储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不具备相应水质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测。
7 v7 {; u3 | b# Y % V5 M& i" h5 Y7 C$ j( r
第十五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供水水质检查和督察制度,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 e: K: C0 q' J/ g& j* H
2 L9 I7 D. |5 Q2 D$ K
第十六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 ` T5 u: E* P6 d (一)进入现场实施检查;
* Y0 S3 G! p$ T; o. S! o1 j (二)对供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
2 _( `+ \5 \7 K- ^' } (三)查阅、复制相关报表、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和资料;4 W: X: @+ y- c) q: o! N% C
(四)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就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K6 v2 J8 i# G, @2 n
(五)纠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2 [- F' y4 k' g; \; J) Q# ~ & p+ S% c1 t; C
第十七条 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3 i$ }' @# |& {- {' ]6 L3 N+ `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知悉的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2 {, U q6 p9 O$ C/ i& [% Z
第十八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挠。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监督检查和督察,并提供工作方便。
, k% J Y, g0 @. J " l5 x/ p1 v- V3 b ^$ Q
第十九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现场检查时应当做好检查记录,并在取得抽检水样检测报告十五日内,向被检查单位出具检查意见书。5 m, K* t. Q0 {3 a9 H$ R
发现供水水质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改正。
+ s% ?2 j: e1 Z0 Y& e/ H- b# w' D+ f5 g
! [+ |% N. Y- ?$ B' p/ m第二十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应当委托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监测站或者其他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 c4 T7 u7 S+ G& y$ }& h
# d! a0 U5 {) h- O' V: Z, t9 r- k第二十一条 被检查单位对监督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监督检查意见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检查的机关申请复查。
7 {' P& f, B4 L
- r) h" [- ~, a6 k( w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及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报上一级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布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年度报告。
9 U) ?( m/ g$ D" d) Q8 k: }: \ 9 S d) {; }! C8 x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规定行为的,有权向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举报。8 Q6 t* X0 F: x" ~# `
$ Y! T q! ?* |4 S+ i9 E; T. `# w6 v第二十四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a# L( B! ?/ j1 n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依据所在地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 B% E3 B2 k' U% u" D2 ]8 \/ G) M 6 n5 H" p& i- | ]" ]
第二十五条 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0 c m- \* D* Z) l7 p( H
(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0 x4 J$ O1 ?# m) \0 C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 Q( A D" Z' N5 |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2 ^; f3 t: s3 ?( c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 |& h$ R' G/ m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 w e/ V( A# a& P9 X (六)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措施;
% j& N. M& J: P7 V5 _ (七)应急供水设施、设备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2 O K1 ^# C5 g4 G! W
(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 Y2 ~- `" \# z+ c4 ?) J 8 T# C( u* L7 B: f! b0 L$ B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后,应当立即向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或者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V7 i# R+ \+ K. G$ C
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接到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报告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 z& f7 Q5 o l8 q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接到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报告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通知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 P, @* l* L ~! D
2 [. Q" q7 \9 |4 m7 K第二十七条 发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后,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者扩大,并保障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用水;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立即组织人员查明情况,组织抢险抢修。
0 E. n- ^1 J3 F5 f 城市供水单位发现供水水质不能达到标准,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报经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并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 a# U/ ?/ R, y7 O; [. q' ]
) {5 @* @4 r+ N2 a; U: H, m第二十八条 发生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事故后,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取证。调查取证应当全面、客观、公正。# C' i/ L. p$ P3 T
调查期间,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证据,不得谎报或者隐匿、毁灭证据,阻挠、妨碍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取证。( k; T5 a4 B; s. s+ e( E5 d
) D& g k$ r! y8 K X3 ^8 L& Q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8 p: w+ B' b4 s, h9 n8 t. c. B9 a (一)供水水质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
7 o H, H l. y c' ~ (二)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按规定进行水质检测或者委托检测的;
4 K" k( \& {/ B8 d/ p, p [ (三)对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选用未获证企业产品的;6 ?6 F$ W0 F F; l9 Z5 M
(四)城市供水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净水剂及有关制水材料的;, b: `5 Y4 a, j+ E; R" ~
(五)城市供水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城市供水设备、管网的;
/ @1 B6 ~! ]4 E _ (六)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按规定对各类储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的;
4 S4 {- o; Z7 `/ z- O (七)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隐瞒、缓报、谎报水质突发事件或者水质信息的;
; U5 l7 ^3 {) F+ C% _ (八)违反本规定,有危害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其他行为的。1 t- j) n( I# F0 {& q
2 C& F, U. C5 U1 n' X H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7 T T5 u9 A# O5 d (一)城市供水单位未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9 O W: _# z0 O! G) f
(二)城市供水单位未按规定上报水质报表的。1 r5 H, M+ O7 C6 s0 S) U/ G
8 N, |% ]" k) K
第三十一条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不履行本规定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0 a+ n0 w0 i- u' i& h . C' [! x! o1 O! p2 s
第三十二条 因城市供水单位原因导致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U& S; s3 W. G7 ?5 W, a# q
9 [% d+ P" U/ Z1 ]9 S( I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67号)、《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的决定》(建设部令第132号令)同时废止。
- B; W" O C# W; @+ x"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