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专业直饮净水器森乐全屋净水系统
查看: 4750|回复: 1

[资料整理] 发改委《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在二楼下载

前言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在总结分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煤炭工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煤炭产业政策》等政策措施,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1.资源保障程度提高。中央、地方和企业加大地质勘查投入,煤炭资源储量增加,保障程度增强。截至2010 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3412 亿吨,比2005 年增加约3000 亿吨,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增量的90%以上,为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奠定了基础。
2.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生产煤矿技术改造和大中型煤矿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现代化煤矿。2010 年,全国煤炭产量32.4 亿吨,比2005 年增加8.9 亿吨;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661 处,产量18.8 亿吨,占全国的58%;建成安全高效煤矿359 处,产量10.2 亿吨;千万吨级煤矿40 处,产量5.6 亿吨;采煤机械化程度65%左右。原煤入选能力17.5 亿吨/年,入选原煤16.5 亿吨。
3.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加强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范煤炭资源开发秩序,一批大型矿区已成为综合能源基地的主体。2010 年,14 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28 亿吨,占全国的87%;10 个基地煤炭产量超过亿吨,其中神东5.6 亿吨,晋北和蒙东超过3 亿吨,云贵、晋东和河南超过2 亿吨。
4.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相继组建了一批区域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形成了煤电、煤化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山西、河南等省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取得重大进展。2010 年,千万吨级以上企业47 家,产量占全国63%。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5家,产量占25%,比2005 年增加4 家、产量比重提高19 个百分点;5000 万吨级大型企业10 家,产量占19%,比2005 年增加7 家、产量比重提高11 个百分点。
5.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按照“整合为主、新建为辅”的方针,加快推进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小煤矿数量和产量大幅度减少。全国累计关闭小煤矿9616 处,淘汰落后产能5.4 亿吨。2010年,年产能30 万吨以下小煤矿减少到1 万处以内,产量比重由2005年的45%下降到22%。
6.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经济政策逐步完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0 年,煤矿事故死亡2433 人,比2005 年下降59%,百万吨死亡率由2.81 下降到0.749。其中,煤矿瓦斯事故死亡623 人,比2005 年下降71%。
7.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了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特厚冲积层建井技术国际领先,年产600 万吨综采成套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技术取得突破,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8.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11 家煤炭企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矿区循环经济典型模式。2010 年,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90 亿立方米,利用量35 亿立方米;洗矸、煤泥和中煤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2600 万千瓦,利用低热值资源1.3 亿吨,相当于回收4200 万吨标准煤,少占压土地300 公顷;矿井水利用率59%;土地复垦率40%。
9.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煤炭产运需衔接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大型煤炭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并不断壮大,多元投融资机制基本形成,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到2010 年底,在境内外上市企业35 家,直接融资1690 亿元。煤炭企业投资境外煤矿迈出实质性步伐。2010 年净进口煤炭1.46 亿吨。
10.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井下作业环境明显改善,部分企业井下工作制度由“三八制”改为“四六制”。2010 年,规模以上煤矿企业职工年均收入4.2 万元,比2005 年增加1.9 万元;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取得较大进展,职工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二)突出问题
煤炭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资源支撑难以为继。我国煤炭人均可采储量少,仅为世界的三分之二;开发规模大,储采比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资源回采率低,部分大矿采肥丢瘦、小矿乱采滥挖,资源破坏浪费严重;消费量大,约占世界的48%。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二是生产与消费布局矛盾加剧。东部煤炭资源日渐枯竭,产量萎缩;中部受资源与环境约束的矛盾加剧,煤炭净调入省增加;资源开发加速向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转移,不得不过早动用战略后备资源。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压力增大,煤炭生产和运输成本上升。
三是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采煤技术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可靠性程度低,采煤机械化程度与先进产煤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装备—5—
水平差、管理能力弱、职工素质低、作业环境差的小煤矿数量仍占全国的80%。生产效率远低于先进产煤国家水平。
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水害严重,开采难度大,开采深度超过1000 米的矿井39 对。占三分之一产能的煤矿亟需生产安全技术改造,占三分之一产能的煤矿需要逐步淘汰。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突出。
五是煤炭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煤炭开采引发的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地表沉陷等,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恢复治理滞后。煤炭利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大。
六是行业管理不到位。行业管理职能分散、交叉重叠,行政效率低。资源开发秩序乱,大型整装煤田被不合理分割,不少企业炒卖矿业权,部分地区片面强调以转化项目为条件配置资源,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资源接续困难。准入门槛低,一些不具备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投资办矿,存在安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
(三)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煤炭需求总量增加,发达经济体煤炭需求平稳,新兴经济体煤炭需求增长。2010 年世界煤炭产量53.3 亿吨标准煤,比2005 年增加9.5 亿吨标准煤,其中我国占增量的74.7%;2010年世界煤炭消费量50.8 亿吨标准煤,比2005 年增加7.8 亿吨标准煤,其中我国占增量的91%。但受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煤炭需求增速放缓。主要煤炭资源大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为我国煤炭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创造了条件。煤炭开发利用领域广泛采用高新技术,世界煤炭工业向集团化、集约化、多元化、洁净化方向发展。
从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煤炭消费量还将持续增加。考虑到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控制PM2.5 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明显下降。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限制粗放型经济对煤炭的不合理需求,降低煤炭消费增速,也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2015 年消费总量宜控制在39 亿吨左右。瓦斯、水害、地温、地压等自然灾害日趋严重,煤矿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加严格,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东中部煤矿转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难度大,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任务艰巨。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共31页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pdf (627.61 KB, 下载次数: 32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易网[水处理技术论坛] ( 京ICP备05078561号 )

GMT+8, 2024-11-22 07:21 , Processed in 0.0579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