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09月12日16:23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4 j- \' ?/ f* l" p
0 z2 X8 {+ ]0 R: R- t# H) \# `6 L
3 @$ O9 J' Y! A8 [
从11日在水利部召开的“家用净水产品节水认证研讨会”上获悉,以后出售的家用净水器首先出厂要有用水效率标识;其次,必须符合净水器节水国家标准;第三,用水效率标识和实际的用水效率是否一致,将由第三方节水产品认证机构认可。; V3 U2 Y6 n1 L5 X# K$ x. `, P; K
$ E" K V& j0 E% G2 [6 {0 ?+ B- f 为什么要制定净水器水效标准?3 {- y) M# U) V& ^
5 x* \/ `) [7 v' P* `$ R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净水器2300万台,其中,反渗透膜净水器以其出水品质好备受市场青睐,拥有量高达600万台。但反渗透膜净水器却是一个真正的“水老虎”,产水比例是1:4,即产1升净水需要排掉4升浓水。如此推算,我国每年仅因为使用600万台反渗透膜净水器,就将造成21亿吨水的浪费。9 U: o s; e+ s
5 ?, q9 M; F d, y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秘书长白雪表示,“反渗透净水机用水效率限定值和用水效率等级标准”几年前已经立项。随着污染事故频发,净水器销售火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呼唤国家标准尽快出台。他说,该标准正在加速起草中,预计不久将出台。
- P' N6 P7 W, X3 p( h
+ a0 Z# }9 P8 x T( l, R! \% ? 为何要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
7 s: u9 l) C D( @- o2 A) j7 {8 n4 w4 |0 g# w: q- a
接连发生的兰州、杭州、上海等城市自来水污染事件,拉动了净水器产业队伍急速增长,净水器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但是其技术含量不高,行业鱼龙混杂,节水关注度很低。消费者面对五花八门、各种概念、百元到万元巨大价格差异的产品更是一头雾水。
" l V2 f! @5 F$ L+ _) R, ~; {+ C$ l
) `( P* a8 {4 P! i 实行净水器用水效率标识制度将有助于生产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企业诚心,严格自律,接受社会监督。' D0 i1 ]1 F7 b1 X0 u1 A
! s2 I5 t% ]8 U& n, s
为什么要对净水器的用水效率认证?
! b7 j% e5 f( X1 R" @( S# Z# } @0 Q. V& ~" \0 {% D4 W$ Y- i4 C
如同产品是否节能、是否环保需要经过专门的第三方认证一样。以后净水器是否节水不能企业自己说了算,也不能所属行业协会说了算,必须经过第三方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认可。第三方由国家认可委监督管理。北京新华节水产品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春霞说:“虽然第三方认证是自愿性认证,但是随着缺水国情的需要,政府会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按照国际性惯例进行引导。比如,政府采购中要求净水产品必须要有用水效率标识,必须要经过产品认证等等。”
$ c8 u* R$ q% L N, s# e
! i6 x( Z) U% C 标识、认证和标准三者如何统一?6 x" U5 m) v1 f9 D6 u4 Z( n: Q; U
- p" P7 K) a: W$ \+ M) v
有海尔、碧水源、安吉尔、世保康等30多家净水器生产企业参加了会议的研讨。其中,沁尔康董事长徐立龙认为:“我们一直在寻找产品的节水认证,曾经找到了国家发改委节能中心,但是那个中心所认证的和我们企业所诉求的节水认证不是一回事。后来我们又试图制定一个企业自己的标准,上报给有关部门,但由于机构制度的变更就搁浅了。现在有了这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以及第三方认证太好了,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保持企业标识、国家标准和第三方认证的三者统一。” 企业代表们认为,标识、认证、标准三者统一还需要很多具体的条件需要商定,比如,要把产品本身的认证、把产品的安装认证要和用水效率认证区分开来;同一台设备面对不同的水源其得到数据也不一样等等。
1 f# K0 Q( }- k' B" M9 A0 D! c; P8 A! e; _- N7 Z$ P
净水器有很多净化方式,市场销路最旺的当属反渗透膜净水器,其核心技术就是反渗透膜。净水器出水水质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膜材料技术的先进性。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用数据和图表分析了我国反渗透膜的生产、布局和应用情况,并指出,加快国产反渗透膜的产业化仍是我们肩负的任务。中国资深净水专家顾久传除了分析我国净水器产业格局、产业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外,还展示了自己的净水器节水措施。(邬晓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