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专业直饮净水器森乐全屋净水系统
查看: 13726|回复: 0

[技术资料] [十五]坑人的负离子(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驳虎:净离子的致命问题,是这个!

凤凰新闻客户端 2016/01/28 17:02


! V- D5 N: j9 {/ U4 M: k% g$ Q
最全空气净化指南15——坑人的负离子(下)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
净离子的致命问题,是这个!
但是,对于负离子的负面效应,我们却需要高度警惕。
从前一篇关于静电吸尘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对空气高电压放电,是臭氧生成的原因之一。
具备离子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多少会释放一些臭氧,会不会对人有害呢?
w15_01.jpg
/ I) H/ ^' _! u
根据“万维家电网”的评测,夏普的旗舰机型,25000净离子群的KI-CE60,在出风口检测出的臭氧浓度高达 367 PPB。
w15_02.jpg ; ~% V& b& E9 l/ a% N3 E
这已经超过了动物毒性试验的起点浓度 300 PPB,属于严重光化学污染!(1000 PPB= 1 PPM,0.001 PPM= 1 PPB)
w15_03.jpg $ o, c/ C; G7 z- }+ M
在与机器相隔两米左右的地方,臭氧测试仪上的示数降至 167 PPB,仍远高于国家室内空气臭氧浓度安全标准(160 ug 或者约 75 PPB)。
w15_04.jpg
# H  O) P# k. s/ Q) ]6 l- y
这不是空气净化机啊!这是毒气机啊!
w15_05.jpg
& Q  k) H6 Q2 y5 X
臭氧浓度与危害性表格
这个评测鲜为人知,但笔者认为需要要让大家知晓。
当然,这个评测的仪器、数据是否准确,原因何在,可待商榷。但显而易见的是,即使把上述测得的数字减少十倍,仍然是属于对人正常呼吸构成滋扰的浓度。
w15_06.jpg ' l0 j1 ]4 k) c8 [
说明书承认会有臭氧困扰
而且,也有很多净离子空净器使用者反映,高臭氧滋扰的情况的确存在。
如何评估负离子与臭氧之间的关系?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漂白、除味等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水消毒、食品加工杀菌净化、食品贮藏保鲜、医疗卫生和家庭消毒净化等方面的产品。
同时,对人体也具有毒害性和致癌性,直接影响就是头痛、喉咙痛、头晕、想呕吐……
w15_07.jpg
# v7 m+ X" k  i0 N7 `/ y
臭氧消毒机可以用于家庭除菌、去甲醛,但需要控制好浓度,人不能在场,开启后需要立即离开。等待自动关闭一段时间后才能返回。
那么,如何看待负离子与臭氧之间的关系?
依照物理化学原理,用高压电对空气放电,自然就会产生一定浓度臭氧。这是不可避免的,区别仅在于如何控制和去除。
w15_08.jpg 8 o6 w1 P% I/ x( x- v0 I
滤网、静电吸附与“负离子”
前面我们知道,滤网模式自然不会产生臭氧;静电吸附会产生微量臭氧,但可以在后端加装活性炭滤网消除影响。
w15_09.jpg - r6 s7 c) X" l9 W, Q  o
但所谓的“负离子”发生器,却都是被直接放在了空净器出风口的最后一道,无遮无拦,以保证“释放效果”。这就糟糕了。
(要是加装活性炭滤网的话,显然基本把这些负离子都给挡住了)
w15_10.jpg 9 ~+ W& e7 V  i  F1 _1 C: H* J' ~
根据笔者的理解,所谓夏普、松下、大金争着搞加湿、水离子混合模式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为了借水蒸气溶解、包络较易溶于水的臭氧,以减轻浓度污染。
w15_11.jpg 5 u. m+ O: ~. N* z4 n  y
上述测试中,臭氧值严重超标的一个可能原因,也就是没有开启补水加湿模式。
但不管怎样,所谓的这种“负氧离子”模式,我是不打算用的,谁爱用用去。
究其优点:除尘——太弱,杀菌——画蛇添足,清新感——范围有限,有益健康——缺乏公论,唯一的好处就是长效、辅助去除甲醛,但同时又可能生成危害性更高的臭氧……而且缺少有效稳妥的防护措施。
也罢也罢,不用也罢。
所以,真正的室内环境专家,对负离子大都不屑一顾,也对产生臭氧的问题有质疑。
w15_12.jpg - I+ S$ w# \# z& F& ~
总结
说到底,负离子发生器在家电领域唯一适用的场合,就只有吹风机了。强大的静电荷让头发更容易彼此吸附在一起,不蓬松不毛躁,柔顺成型易梳理。
短时间应用,也不用太担心臭氧危害问题(但是仍然要注意)。
但为了在空气净化器市场营造各自的高端产品形象,以便获取超额利润。欧美系是不二话直接定高价明抢,日系却加了一道负作用大于正面作用的“负离子”。
w15_13.jpg 6 D: h5 y8 C4 q: E  a) Z
w15_14.jpg
" o# D! r: P! P9 H+ N  i) k; T
夏普的净离子群发射器,其实就是这东西
都是为了搞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噱头,什么都吹得一套套的。
串个二极管就是负离子,放在加湿器后边就是净离子群,加个半导体冷凝器就是纳米水离子,装个紫外线灯就成流光能了……
w15_15.jpg : s# ?* Y6 l$ J8 i1 g$ X) M7 Q
其实,都是成本几块钱的高压放电玩意,仅此而已。
其实,八,九十年代曾风行一时的冰箱除臭净化器就是这种原理,只是冰箱除臭净化器所释放的负离子、臭氧都密闭在冰箱里,与食物和细菌最终全部反应,对人体无害。
但把它放到敞开的室内空气环境里,这就不一样了……
w15_16.jpg 5 g0 @7 Q, R* y8 Z; p7 O
松下的“纳米水”,其实就来自这个小小的半导体制冷凝结器……
对于已经买了夏普、松下、大金高端机型的读者,我的建议是这个功能尽量少开,没什么用,反而会有潜藏的臭氧困扰。
当然,除去这个部分,其他正常的风机-滤网部分还是不错的。
其实,日系只是画蛇添足般在风机和滤网后边加了这么个功能还好,有的北欧品牌甚至就直接搞出了“无风”“无噪音”“无耗材”的纯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而且卖到了4000块钱!
w15_17.jpg 2 ?: v, j7 [1 ]; B" d. ?
一路文章读下来的读者,特别是看了“除尘? 能力太弱”那段的读者,你们对这种空气净化器相信么?
w15_18.jpg   G7 m, k7 G& V- Y
另外,传闻中美国独立评测机构消费者报导 (Consumer Report) 不推荐,建议不要在家使用的,不是“静电吸附”型产品,而正是这种“纯负离子”型货色。
空说无凭 测试为证
以上都是纯理论分析,肯定会有人不相信不认同的。没关系,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家媒体的横评结果。
这个是2014年底太平洋电脑网委托华碧司法鉴定所进行的空气净化器年度横评,专门测试了臭氧释放情况。
w15_19.jpg
; B: i. K4 v: E3 O8 i) H0 r" E4 |
当然,这次测试有点超严苛了。是在一个仅有1立方米的小型密闭实验舱里,连续开启空气净化器约12小时后的累积结果。正常家用环境显然不可能遇到这样的极端情形。但这种极端条件下的测试也才能反映出细微的臭氧污染情况。
我们看到,在这样的严苛条件下,“静电吸附”式的贝昂,累积臭氧量是62ppb,虽然超出了人体嗅阀,但还尚在国家标准75ppb之内。
如果放在正常几十立方米的室内空间环境,并加以空气流动和自然衰减之后,完全不足为道,可见“静电吸附”式有尾效处理的话,的确是安全的。
w15_20.jpg
' j9 e  \8 v8 L8 c4 ?
但其他有两个就不太乐观了,海信的达到了116.5,苏泊尔的达到了240.1。
原因在于,海信通过购买松下专利,引进nanoe(纳米水离子)技术;苏泊尔自己加了负离子功能。
是的,结果就这样了,就是负离子惹的祸。再次提醒,读者们不必要用这种益处不大反而有隐患的功能。
w15_21.jpg
+ J3 G/ V& V$ s6 e7 y
真正严重的是“纯负离子”式的代表,LightAir。累积臭氧量达到了431,已经进入了农产品防霉杀菌的浓度范围……
虽说这个测试太严苛,但是把它换算到正常室内使用环境,按20倍稀释计算,LightAir周边的浓度也超过20ppb,超过大部分人的嗅阀,虽尚无毒性,但也属于构成滋扰了。
(由于LightAir无风,释放的负离子、臭氧和净化能力,都主要附着在其周边2米以内的范围,按20倍稀释计算是合理的)
w15_22.jpg
# v* o( ^- z; l- |: a, _! ~/ q
在混乱的空净器领域,坑爹的事,可不止这一件呢。下一篇,要讲的将是关于去除甲醛和其他奇奇怪怪的功能。
- k" u2 J5 c' P0 j# ^
2 |& D9 z3 @3 u; x,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易网[水处理技术论坛] ( 京ICP备05078561号 )

GMT+8, 2025-4-26 05:28 , Processed in 0.0596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